03

国能锦界公司 当第一度绿电流入电网 2024年07月26日 

■ 通讯员 薛晓燕 苏宇杰

6月23日,随着最后一项调度命令执行完毕,神府基地100万千瓦光伏项目摆言采当330千伏汇集站一次带电成功,同日完成摆言采当两个光伏区首次并网,标志着项目配套建设的两座330千伏汇集站均已带电,3个光伏区均完成首并。至此,神府基地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实现整体并网发电,用实干实绩助力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

近年来,国能锦界公司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深化“三个联营”,于2021年11月成立陕西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依托锦界公司“点对网”外送通道,成功获得国家第一批“沙戈荒”大型基地项目指标140万千瓦(100万光伏、40万风电);明确新能源发展“三步走”规划,立足榆林、着眼西北、拥抱全国,快速化多元化规模化科学化效益化开发建设新能源。

神府基地项目获得国家批复后,先后面临接入系统变更、冬季极寒施工、工期及到货紧张等重重挑战。以接入系统变更为例,项目于2023年5月正式确定接入陕西电网后,锦界公司举全厂之力推行揭榜挂帅,签署军令状,仅用时3个月完成前期文件调整、接入方案设计、主要设备及施工合同签订等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临近年底,新订购的主变和GIS等主设备排产严重滞后,影响工程进度,企业主要负责人带领新能源团队一周内连续奔赴主要供货厂家,提前两个月实现供货。项目开工后,在众多困难面前,项目部全体成员迎难而上、合力攻坚。进场道路施工期间,项目执行经理王安西主动走访道路所在村庄,与村干部积极协调道路施工事宜,经过多次协商,进场道路得以顺利施工。

2023年冬季,项目所在地连降数场大雪,遭遇5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温度骤降至零下30摄氏度。参建各方发扬新时代“四特”精神,想尽一切办法抵御严寒,全力保障现场建设。项目部连续数月坚守现场,距离不到70千米的“家”变得遥不可及。大家同吃同住,赶在日出前、守在日落后。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总包项目负责人杨曙伟受极寒气温影响感染流感,叠加连续高强度工作,导致间歇性休克倒在现场,但休息不到两天又回到工作岗位。为了赶在水面结冰前完成输电线路塔基基坑降水作业,项目部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干部带头在凛冽寒风下蹚着齐腰深的冰水,戴着单薄的防水手套握紧水泵出水管,尽管此时手掌已经传来刺骨的疼痛,但他们坚持工作;在极寒肆虐下,大家的手、脚被冻裂冻伤不再是新闻,一幕幕场景令人动容。

这是一个承载着众多期望与重任的工程项目,以广东院牵头的330千伏变电站EPC项目在短短60天完成主要设备供货、55天完成设备基础交付安装,同步克服变电站电压等级变更所带来的土地不足、不同工种交叉作业等难题,在不足3个月时间内,于2023年底实现变电站土建主体结构封顶,主电气设备顺利交付安装。2024年5月,首并节点临近,公司主管领导深入现场,带头冲锋在项目建设最艰苦、最困难的一线。白天现场调度指挥,深夜开会部署,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终于迎来实现首次并网的时刻。当第一度绿电流入陕西电网、点亮千家万户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欢呼雀跃、感慨万千。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