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智慧重载之志 科技创新破解“四大难题” 2024年08月05日 

8月3日,由两台“国能号”12轴机车牵引着108节车厢的超万吨重载智能列车,从我国最大横列式单场万吨编组站——包神铁路朱盖塔站出发,终点为河北黄骅港站,标志着重载铁路智能驾驶成套技术在包神铁路批量应用,成为我国重载铁路智能技术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创新背景

包神铁路集团神朔铁路地处陕北晋北部高原地带,沟壑纵横,坡陡弯急,运输线路环境复杂,最小转弯半径只有400米,线路最大坡度为12‰,列车操纵难度大。为解决长大上坡道多的实际困难,包神铁路紧扣铁路运输行业发展重大课题,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探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重载运输深度融合,联合中车株机厂、中车株洲所攻克地理、线路、气候、长大坡度“四大难题”。

五大创新点

1.首次实现从8轴、12轴到24轴电力机车谱系化覆盖。重载铁路多种车型批量装车运用以后,以前用三台8轴机车组合(3+0模式)牵引万吨列车需要6名乘务员进行操纵,智能驾驶技术应用后,采用两台国能号12轴机车组合(2+0模式)牵引万吨列车只需要两名乘务员值守,采用1台国能号24轴机车(1+0模式)牵引万吨列车只需要1人值守,运输效率不断提高,劳动强度大幅减小。

2.首次实现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信号与异物检测防护的自动调车作业。针对机车单一速度传感器测速测距定位由于受空转、轮滑等因素影响,需人工手动校准,定位误差较大问题,提出一种“北斗定位+测速定位”的融合定位技术方法,定位精度厘米级,实现在站场和区间的列车高精度定位。列车多融合定位技术消除列车测速定位的干扰误差,为列车的精准控制提供基础保障。

3.首次实现正线区间的长距离自主异物检测与巡检。提升障碍物检测距离与宽度,检测距离达到1000米,具备线路异物巡检功能,可将巡检的画面、时间、地点推送到地面服务器进行提示,提高线路感知能力与应急处置效率。

4.首次在重载列车上运用雨雪模式。针对气象环境对重载列车运输影响大、雨雪天气容易造成机车空转和滑行,导致列车冲动问题,提出一种机车雨雪运行模式,首次引入列车运行环境的气象信息,具备支持雨雪模式下的机车智能驾驶运用控制,适应不同天气条件下自动运行控制。

5.首次开展机车全景状态监视与远程控制。系统可实时获取机车路况信息、机车监控、微机等乘务员日常关注的信息。可对全线路机车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具备单点监视功能。机车可实时推送故障到系统,实现对单台机车或列车进行远程控制。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