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孩子一定要穷养吗? 2024年08月28日  杨 丽

■ 杨 丽

当我站在自我角度看待世界时,我就永远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打转,永远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当我站在世界角度看待世界时,就会非常容易地从中找到我想要的东西,解决我的困惑。

教育也是如此。当我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教育时,我觉得生活中处处是教育;当我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时,就只会埋怨养孩子太不容易。

平时工作稍有繁忙,总觉得对两个女儿的照顾不够、教育引导存在问题。为了放松紧绷的这根弦,放下工作,决定陪两个女儿到大连圣亚海洋公园游玩,全身心地玩。当然,这些乐趣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只需要一两天时间。对于两个女儿,就需要用这种“儿童友好”的教学方式慢慢地哄,才可以真正在愉快的气氛下培养学习兴趣。

返程的动车上,我和两个女儿一起看了电影《抓娃娃》,感触颇多。

孩子一定要穷养吗?

在《抓娃娃》电影中,马成钢与春兰这对富豪夫妇为了给两个儿子更好的教育,选择了走穷养路线。对于这一点要辩证地看。富豪家的子女穷养,那只是对子女形成破格获取和不劳而获思维的一种控制。他们在教育方面掌握着大量资源,所以说,富人家的穷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养,就如同去乡村体验生活一般。而普通人家及穷人家的孩子绝对不能穷养。因为他们本身就生活在物质条件普通或困难的环境当中,这样的环境对于孩子成长本身已经是一种磨炼,如果再人为地强加苦难,那么,这份苦难就会成为限制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障碍。

家庭条件如何不是决定孩子教育的关键。最关键的是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可以肯定的是,无论采取哪种教育方法,基础的物质保证、和谐的家庭氛围、正确的思想引导都是不可或缺的。

工作繁忙更不是做不好孩子教育的借口。像电影《抓娃娃》那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子女进行培养是不现实的。家庭条件普通且工作繁忙的父母大多会陷入一个陷阱,那就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努力工作都是为了孩子好,进而就会忽视从思想上、情感上和生活上对孩子的关心与引导。其实,越是家庭条件普通和陪孩子时间较少的父母,越应该认真思考孩子成长需要什么,要想明白这一点:家庭条件普通可以变成培养孩子有责任心和担当的最佳场所,辛勤工作可以变成让孩子充分了解社会与生活的最佳素材,缺乏陪伴也可以成为给孩子创造的独立空间。

认识到这点,我决定,今后要多征求孩子对家庭生活的建议、多跟孩子分享工作上的事、多给孩子自行思考与承担的机会,在家庭实际条件下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幸福、鼓励与支持、榜样的力量与思想的引导。

毕竟,美好生活才是教育的最佳补品!(作者单位:平庄煤业六家矿)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