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一张车票的旅程 2024年09月30日 

■ 李国锋

20世纪80年代的陕西省神木县并不发达,一条东兴街上的三层商业楼便是全县最繁华的地方了。当时,生活简朴,教育资源匮乏,去上学需要徒步四十多分钟。凌晨六点,路过汽车站时,总能看到零星的几辆中巴车在街道边等待着饥肠辘辘的旅客,头戴鸭舌帽的人们蹲在火炉旁享用着出发前的美食——一碗热腾腾的杂碎面。他们和我父亲一样,应该都是建筑工地的工人。一次,父亲外出赶集,回来时给我和母亲带了礼物,还兴致勃勃地讲述了他“出远门”的经历:“大城市的火车跑得特快,满满一杯水搁在桌子上都不会洒出一滴……”我当时心想,能够坐一次火车多好啊!

90年代的神木县,大街上出现了公交车,风靡一时的人力三轮车也被出租汽车取代了,但与外界交通往来的依然是中巴车。2002年,父亲送我去西安上大学时,我们得先乘坐汽车到延安市,再购买去西安的火车票。一天一夜的旅程都是硬座,但我丝毫没有疲惫感,一路上始终看着窗外,欣赏那转瞬即逝又精彩纷呈的旅途美景。父亲说得没错,火车真稳、真快。

半学期很快过去,虽然还乡令人激动万分,但购买火车票的忧愁却涌上心头。虽然也有不少车票代售点,但即使凌晨五点多也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排队四五个小时后总算能买到一张坐票,那已经是万幸的事了。近十二个小时车程,站回家乡的那一刻,久别重逢的那种激动劲儿早已消耗殆尽。后来,神木县也通了火车,但由于车次较少,上学前买票依然是牵动人心的大事,成功拿到一张火车票的喜悦不亚于当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激动。

21世纪的神木市在能源开发的牵引下开始了腾飞,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备。现在出差西安,一天内四五趟列车随便选择,而且是网络预订。买张卧铺票,一觉醒来便抵达终点。

“这两天我要出差,去一趟黑龙江。”第一次“出远门”前我对父亲说。

“怎么走?”父亲难以置信地问:“你一个人?”

“在榆林坐飞机到北京,再转哈尔滨,半天就到了,没事的。”我答道。

“哦!”父亲欣慰地点点头。

这是我第一次踏足一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在飞机上,我拍摄了很多精美照片,有日出云海、有大山大河,还有广袤的黑土地。

短短十几年间,我的旅程经历已经非常丰富了。一次乘坐飞机出差时,在机场视频中注意到一部纪录片——《航拍中国》,看到了有关云南与贵州交界的北盘江大桥的壮观景象:桥面至江面垂直距离高达565米,相当于200层楼的高度……天堑变通途后,北盘江的人民是幸福的,他们就此开启一段更加美好的旅程,也会像每一个中华儿女一样,感受到祖国母亲的温暖。(作者单位:陕西公司郭家湾电厂)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