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绿色为底 多元为径 推动改革发展开新篇 2024年10月21日  准能集团哈尔乌素露天煤矿

■ 准能集团哈尔乌素露天煤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作出重大部署,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全力落实好各项关键任务,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把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更好地履行国资国企的新责任新使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公司的改革发展必须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确保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把党的领导融入矿山治理各个环节,要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独特优势,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职工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建立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布置、同推进、同考核、同总结“五同步”机制,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加大党务干部与生产经营干部的交流使用,将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与领导干部考核、经营业绩考核相结合,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促进深化融合;探索召开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联席会议等同步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组建内外联动党建联盟,打破壁垒,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合作方式,加强党员交流学习,深化企业与社区、高校、科研院所、行政部门等外部机构的合作共建,共同开展党建活动、志愿服务等,形成互联互动的良好局面,有效激发党建引领新活力;结合本单位特色与工作实际,打造党建品牌,让日常党建工作有抓手、有依托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推动融合效力发挥。

煤炭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当前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必须立足自身“以煤为主”的最大实际,持续巩固露天采矿的行业领先优势,当好能源保供主力军。要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的生产方案,对开采布局、生产流程进行细致规划,不断提升煤炭开采效率,为稳定煤炭供应提供坚实保障;要持续致力于露天采矿工艺的革新与优化,通过加强技术研发、组建专班、严格项目管理等措施着力推动“露天矿大倾角轨道提升运输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项目投入运营;要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联合研究项目,除了现有的技术研发项目,可以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比如在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矿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攻克行业难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国资央企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企业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和“AI+”专项行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智能化是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应积极拥抱智能科技,全力加快智能化矿山建设步伐。目前,准能集团已经构建了初步的“智能露天煤矿”总体架构。下一步,应将聚集智能传感器、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深化卡车无人驾驶在智能化建设进程中的“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带动电铲、推土机、钻机等矿用大型设备的智能化协同升级,同步开发露天煤矿三维可视化现场作业管理、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等系统,实现全部地面生产系统和生产辅助系统的远程监控与无人值守,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打造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国企要“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这需要国企通过精益管理,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成本控制等,以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要树牢“一切成本均可控”的理念,以低成本运营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组织生产经营。要强化提质增效、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紧紧围绕资源回收率、煤质提升、生产组织设计、材料消耗管控等工作,多渠道、多角度拓宽成本节约空间。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目前,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在精益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我们运用“露天矿单斗—卡车工艺关键成本指标管控法”,通过对流程的优化以及加强部门间的协同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各管理环节之间的配合,也降低了部分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减少了各类流程中存在的浪费、不稳定性与不灵活性问题。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将紧密结合公司实际,坚定改革方向,勇扛责任担当,紧跟发展机遇,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为底色,以多元拓展为路径,全力推动公司改革发展迈向新台阶!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