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甘泉铁路公司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 人人争做一棵树 共建北疆一片林 2024年10月21日 

■ 本报通讯员 何舒婷 宋嘉炜

内蒙古高原、乌拉特戈壁深处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榆,枝干粗壮,孤傲挺拔。任凭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它始终如边疆哨兵般笔直伫立在中蒙边境口岸边贸城,驻守在中国“一带一路”与蒙古国“发展之路”倡议的最佳衔接点。

在这棵千年古榆的不远处,活跃着一群戍守包神北疆的“孤勇者”——包神铁路集团甘泉铁路公司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23名党员和227名职工。“甘其毛都”译成汉语就是“一棵树”。“一棵树”党建品牌体现了包神人犹如一棵大树扎根远离城市的戈壁荒滩,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狂风肆虐、飞沙走石的恶劣环境中,在前进道路上凝心聚力、向上而生的精神和力量。

扎根:

“一棵树”品牌熔铸信仰

晨曦将甘其毛都站铭牌照射得清晰明亮,楼内“一棵树”党建品牌在暖色调下显得愈加立体,左侧大屏滚动播放着党支部发展历程、品牌建设纪实等内容。

三三两两的职工走过车站大厅,时不时望向墙体中央的党支部“一树五力”党建工作法字样,紧密镶嵌的力度,如坚定烙印般牢牢刻在每一名党员心中。

推开党支部党员活动室,满墙荣誉不仅是党支部打造战斗堡垒竭诚奋斗的足迹,更是全体党员在包神铁路集团党委坚强领导下创新铸就“一棵树”党建品牌的灿灿底色,鲜红而纯粹。

“一棵树”党建示范品牌的内涵重点突出扎根、坚守、奋进、未来,强调党组织的根基、信念、进取和愿景,激励着党员干部为党的事业不懈努力。

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找准职工需求点、抓牢支部发力点,让党建工作延伸到每一寸“神经末梢”,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同频共振,全力激发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党员的满满活力。

无论现场检查还是室内作业,无论暑热黄沙抑或寒冬狂风,轰鸣机车、流动乌金、繁忙设备、默契配合……一幕幕井然有序、忙碌充实的火热场景总不经意间跃然眼前。就如同初夏嫩绿的枝丫、金秋累累的硕果,给人以活力,扑面以美好。

奋进:

红色引领强基固本

党建之力,重在夯基。基层党建创新三年行动以来,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以“党建+安全”模式开展党团联合路外安全宣传,统筹安排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推动政治理论进班组、进岗位、进头脑,为安全生产赋能。

“供电专业对线路特别负责,每天都要出去看一遍。要不是咱们这边大风天气多,你们故障率肯定更低,绝缘护套安装进度咋样了?”

“车务专业制度要求很严格呀,每天班前会提问效果真不错。”

站区打破专业壁垒,将以班组为单位开展的工班长讲安全活动范围扩大到站区,让各专业、各班组相互分享安全管理的经验做法,促进站区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分享制作电缆终端的一些心得。”供电专业技术能手刘佳鑫在“今天我来讲”微课堂上与大家交流。

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充分利用班前会、班后会等10分钟碎片化时间,鼓励党员干部轮流走上讲台,将党建内容与安全生产深度结合,用职工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讲述自身故事,分享自身感悟,着力提升全体党员思想素质、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不仅如此,党支部与煤炭监管区、口岸琮霖国际学校、边防检查等单位共同举办主题党日、阵地交流参观学习、组织党员界碑宣誓、签订联建联创协议书、为学校捐赠图书等“联学联建联创”活动,还与属地政府联创文化教育基地,在口岸千年古榆旧址挂牌打造“一棵树文化教育基地”,搭建“一棵树”党建展厅,着力构建大党建格局。

此外,党支部结合职工切身需求,从实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扶贫助困”“边远焦虑疏导”等系列活动,加强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职工精神面貌。组织党员开垦、栽种“党员绿化林”,举办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等各类文娱休闲活动,不断激活职工“快乐源”,让职工更加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坚守:

甘作北疆一株“抗沙榆”

“K306+200-K307+700线路积沙严重,50分钟之后有列车接进。需紧急处理!”

“现在开始点名,霍伟、赵学科、王志……”

“到”“到”“到”……

凌晨5点的甘其毛都只有点点亮光,广袤的戈壁还在沉睡。而甘其毛都站区的党员早已集合完毕,紧急前往区间沙害地点进行清沙作业。

一块面巾、一盏头灯、一副护目镜,一把铁锹、一只对讲、一套清沙具,清沙队员们全副武装、拿起“武器”紧急投入清沙战役,一锹一锹地与疾风狂沙作着抗争。经过连续40分钟的不懈努力,两条笔直的钢轨面被清沙队员们从漫天沙尘中挖出来。

6点,天微微亮,风沙也渐渐停止嘶吼,逐渐平息。在队员们头灯的互相照射下,清晰可见他们在这场“沙雨”中战斗的痕迹。头发、耳朵、鼻孔、嘴巴,细密的沙子终究无孔不入。

这样的紧急集合,在阳春三月的甘其毛都,几乎每天都要上演。

看着眼前的战斗成果,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刘乐说:“我们的清沙突击队就是甘泉线上的消防队,沙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大家辛苦了!”一旁的白少伟接话:“是啊,大家常说扎根北疆,我们就得像车站近旁那棵千年不倒、枝干粗壮的山榆,既然来到这里,就要安下心、扎住根、守好路。”“对,甘其毛都就是‘一棵树’的意思,咱们每个人都是这棵树,我骄傲!”

返程路上,你一言我一语的欢乐,让这个稍有凉意的清晨变得暖意融融。

每一次降雨,对设备来说都是一次考验。进入雨季,面对暴雨预警,党员职工们迅速响应,一场防汛保卫战悄然拉开序幕。

安排各专业人员全面检查沿线信号、通信、电力设备设施及通信机房、变配电所等重点区域;实时掌握管内线路、桥隧和路基等设备状态,解除防洪预警应急响应后,按照雨后巡检工作要求,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持续对重点地段、隐患处所进行再排查、再整治。

这群戍守包神北疆的“孤勇者”——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的党员职工们,与暴雨黄沙抗争,和酷暑寒冬作斗争,坚定地扎根在蒙古高原、乌拉特戈壁深处。

未来:

头雁效应壮大物流通道

口岸集运国际品牌在国家“公转铁”“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发展机遇中应运而生。甘其毛都站区党支部在全员营销专项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奋进‘十四五’”党员先锋队,明确“十四五”期间经营任务目标和推进计划,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对外管理,先锋队始终坚持“拓宽市场、需求导向、综合施策、增运增收”的建设思路,充分发挥“穿针引线”作用,“一对一”协调解决铁路运输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实现一站式服务,“能装尽装、能运尽运”,快装快运,压缩车辆停留时间,加快车辆周转,合理铺排装车任务,抢抓倒短货源,持续提高装车效率,努力实现增运上量。

自口岸集运国际品牌建设以来,白货公铁海联运、“门到门”运输、原煤筒仓装车等难点问题均被顺利攻克,客户管理、市场占有份额、集装箱运输比例等多项指标均阔步提高,“头雁效应”收效明显。

与此同时,先锋队扎实推进工务、电务、供电设施专项整治项目,完成风沙灾害防治、防洪工程、大机捣固、电力电务设施整治等重点项目施工,促进设备设施运行质量和保安水平的提升。全力配合推进口岸换装站、封闭煤棚、货场硬化、新建甘其毛都宿舍楼等大额投资项目工作,为项目建设的后续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今年8月,甘泉铁路单日装车19列6.69万吨,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月度完成铁路发运量144.57万吨,创单月运量最高纪录。

满载乌金的列车穿梭于甘泉大地,承载着所有人的期盼。列车外,戈壁滩上一棵棵树郁郁葱葱、连绿成荫,共同见证着世界一流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重载铁路物流通道的成长壮大。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