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日前,浙江公司舟山电厂6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全国首个深入应用国产BIM技术建设的燃煤发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绿岛增添新动能 2024年10月25日  陆烨

■ 本报特约记者 陆 烨

10月22日,随着浙江公司舟山电厂6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三期扩建项目两台660兆瓦机组全部建成投产。

三期扩建项目是“十四五”期间浙江省重大支撑性煤电工程,也是国家能源集团在浙首个重大基建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达72.6亿千瓦时。

为了让机组早日发电,让海岛天更蓝水更清,舟电基建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绿色转型,以实干绘就“红蓝绿”多彩时代画卷。

凝聚奋斗力量 筑强红色堡垒

“我为工程创精品,不为未来留遗憾”。墙面上的大红标语,让工程管理部显得与众不同。

700多个日日夜夜,党员骨干把假期当工期,把现场当战场。他们流过汗也流过泪,却从未退缩半步。“三期扩建项目不仅是舟电人的‘续命工程’,更是希望工程,基建人责任在肩,必须全力以赴!”舟山电厂分管基建的副总经理陈喜龙说话时,眼里有光。

2022年1月28日,舟山电厂三期扩建项目获浙江省核准;2024年8月26日,首台5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9月23日,第二台6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时间的刻度里,记录着奋斗者前行的足迹。

2023年4月,循环水管取水口封堵后依然大面积渗水,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会议室内传来不同声音,工作人员情绪低落。“我是党员,关键时刻必须顶上去!”52岁的基建党支部书记傅谦晶连夜组建党员突击队、联系水利专家、组织现场勘探、查找漏水原因。在实施“霹雳注浆”过程中,他提出优化措施,把3排桩改为2排桩,漏水量很快被控制住,注浆止水工作比原计划提前18天完工。

“要求职工做到的,党员先做好;要求党员做好的,干部要做优。”基建党支部通过重点工程劳动竞赛,让党旗在攻坚一线高高飘扬。党员王旭东是锅炉专业工程师,为了按计划进度完成5号机组锅炉水压试验,他直接到厂家蹲守,协调设备生产、加工和制造,又押车运送,连续72小时坚守在百米高的锅炉房反复爬高查看。1月3日22时,5号机组锅炉水压试验一次成功。仅仅过了几个小时,他的妻子诞下了小宝宝。那一刻,王旭东觉得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人。

基建党支部16名党员荣获多项荣誉:国家能源集团奋进“十四五”党员先锋队,浙江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浙江公司“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党员活动室内一块块奖牌熠熠生辉。

首创国产BIM 澎湃蓝色动能

浩瀚东海,万顷碧波。祖国蜿蜒的海岸线上,舟山电厂如明珠镶嵌其中,光彩夺目。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引领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电企业深度融合,让基建工程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是能源行业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举措。

2022年3月,国家能源集团选定舟山电厂承担《基于国产BIM的火电工程(燃煤)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并将三期扩建项目作为国产BIM软件示范项目,列入集团十大科技项目。

“当时大家心里都没底,但每个人都想拼一把。”基建工程部专业工程师、党员薛涛说。整整3天,工作小组成员关在一个小房间内实施头脑风暴。他们列出所有和基建项目相关的工作清单,编制完成《国产BIM在火电工程中应用方案》。

随着工程全面铺开,技术团队加快与先进科研机构合作,率先提出国产BIM在煤电基建项目设计数字化、装备数字化、施工建管数字化和生产运维数字化等应用场景。

大板梁吊装是煤电项目的重大工程节点,也是高风险作业。利用国产BIM施工建管数字化优势,技术团队提前组织施工人员模拟操作,熟悉每一个步骤,确保吊装作业万无一失。“1、2、3,开始!”随着最后一根大板梁稳稳落下,5号机组22根大板梁吊装全部就位,工期比常规缩短7天,过程100%安全受控。

三期扩建项目不仅成功解决了国产BIM在煤电基建项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有效缩短施工工期,还节约资金2800多万元。该项目已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获2023年度中国节能协会“十四五”热电产业数字化首台(套)技术装备证书。今年10月,获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班组创新创效特等奖。

在能源行业全面落实产业焕新行动中,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家能源集团北仑电厂一期改造、常州电厂二期、六盘山电厂扩建等工程,并推动中国电力工程国产BIM系列标准形成行业标准,全面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数字孪生电厂。

构建多能联动 助力绿色海岛

浙江是“两山”理念发源地。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群岛新区,舟山的空气质量长期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环境,舟电人始终坚持以绿色能源推动高质量发展。

早在2014年,舟山电厂4号350兆瓦燃煤机组充分运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成为国内首台近零排放煤电机组,打造国内煤电机组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三期扩建项目建设中,他们瞄准国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充分挖掘海岛电厂优势,从设计、施工到投产,全面打造指标最优、环境最优的一流机组。

两台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后,汽轮机热耗、供电煤耗等关键指标均达到国内乃至世界先进水平。“三期扩建项目环保设施的投入,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0%。”陈喜龙说。

数字无言,折射出舟电人对“绿色”的执着追求。

三期扩建项目投产后,舟山电厂供热能力大幅提升,能耗进一步降低。计划营销部副主任蒋昱说:“原先全厂一年供热能力240万吨,三期投产后年供热能力可达700万吨。每新增10吨供气量就可降低机组发电煤耗1克/千瓦时。”

遵循浙江公司协同发展战略,舟山电厂全面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城市和周边工业园区提供多元化、规模化、效益化综合能源服务,探索煤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丰宇海洋生物公司主要生产鱼油、固体海鲜饲料、液体化肥等,以前靠着4台自备小锅炉供热,能耗高、成本高,利润摊薄。与舟山电厂签约后,该公司关闭小锅炉,热源稳定又高效,企业盈利能力大增。今年,该公司董事长张友国果断决定扩大产能,从原先4条生产线增加到8条生产线,并表示要继续与电厂合作。

位于鱼山岛的绿色石化基地是国内最大炼化一体化基地之一,多个配套工程均落户定海工业园区,究其原因就是有“国能品牌的热源作保障”。正如定海区委书记侯富光所言:“舟山既要发展经济,又要绿色低碳,舟山电厂作为央企就是我们的压舱石、及时雨。”

10月11日一早,舟山电厂新能源办公室副主任邬舟波早早来到光伏现场。经过前期紧张忙碌,今天开始安装光伏面板。“厂内一期光伏项目是8兆瓦,二期项目还有8兆瓦。”望着眼前这片热土,邬舟波深情地说,“我们还打算建设厂内风电和储能电站,让风光火储成为海岛电厂最亮的金名片。”

站在舟山电厂新建10万吨级输煤码头,极目远眺,海天一色。随着国家深耕海洋经济,能源革命深入推进,舟山电厂一代代人的辛勤付出将换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