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 敏
◎人物小传
张建平,工程师,国家能源集团矸电公司综合检修部脱硫检修工,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准能集团文联书画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第三届职工艺术节优秀奖,国家能源集团“绿色发展、追求卓越”职工书画摄影展二等奖,入选全国第九届电力行业展等。
在喧嚣浮躁的环境里,能够保持一份对传统艺术的纯粹热爱,并将其视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属难能可贵。张建平便是这样一位在艺术海洋中默默耕耘、痴痴热爱的艺术家。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他便与笔墨结下了不解之缘,将书法艺术视为心灵的栖息地,用心用情去追寻、去体悟。
张建平的书法之旅,始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深耕。从严谨细腻的楷书起步,一笔一画,如同匠人雕琢,力求每一字都蕴含古人风骨与神韵。随着技艺日渐成熟,他逐步涉足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等多个领域,做到诸体皆备、各有千秋。
值得一提的是张建平的行书创作。行书,作为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既保留了楷书的工整与严谨,又融入草书的流畅与奔放,是书法中极具表现力与情感张力的艺术形式。张建平的行书,既有古人遗风,又不失现代创新。他深入研究王羲之《圣教序》的飘逸自然、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悲愤激昂,以及《董其昌行书诗轴》的沉郁顿挫,从中汲取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深谙“临帖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之道,力求每一次挥毫都能捕捉到古人书法的精髓,同时融入个人的理解与创新,使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时代气息。正如古人所言:“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在创作过程中,他尤为注重行笔的节奏与韵律,善于运用提按、转折、快慢等手法,使笔下的文字仿佛有了呼吸,跃然纸上,生动而富有感染力。他的行书,既有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流畅,又不失法度与规矩,展现出一种既自由又控制的和谐之美。
张建平深知,艺术的真谛不仅在于技巧的精湛,更在于文化底蕴的深厚与思想境界的提升。因此,他从未停止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思考,他认为:“笔法和字法是两门必修课,只有掌握了笔法和字法才能接近古人,走向艺术高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