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流司库:下活金融资源“一盘棋” 2024年11月27日  冯子昂

■ 本报记者 冯子昂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4中国司库年会暨中国司库建设标杆企业大奖“司南奖”颁奖典礼上,国家能源集团司库体系获评“中央企业司库建设标杆企业”“最佳财务团队”和“最佳中国司库建设科技服务商”三项荣誉。

评委会高度评价了国家能源集团全流程在线的司库管控体系建设成果,认为通过司库建设与运营,国家能源集团服务支撑国家能源安全与保供的地位持续巩固,企业运营效率、价值创造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国家能源集团内部产业金融服务实体产业让利创效和基于司库体系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国能e链的上线运行,有效落实了金融“五篇大文章”,助推国家能源集团司库管控体系处于先进水平。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来之不易,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财务数智化转型及司库体系建设和应用工作迈上了全新的台阶。这份荣誉的背后,是数千名国能“司库人”数年如一日的漫漫奋斗征程。

下好先手棋

顶层设计展现“国能司库”特色

司库体系是指企业为提高资金管理效率、降低资金成本、防控资金风险而建立的一套现代化企业治理机制。

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司库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各中央企业坚持系统性思维,从全面管控和整体规范的角度进行顶层设计,不仅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还要符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特色和业务发展需求,更要契合未来发展方向。国家能源集团司库体系建设之初,集团党组审时度势、超前谋划,要求财务资本部牵头研究并制定了《司库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时组建了由集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任务、细化分工,由财务资本部牵头,组织人事部、战略规划部、企管法律部、科技信息部等部门协同推进,数据中心、数智科技公司密切配合,金融、产业单位全程联动,落实集团党组提出的“一网一库三平台”建设要求,确保“要做就做到最好”。

为确保方案完善,相关业务人员还多次组织赴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投等单位学习先进经验,充分借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中兴新云、建设银行等“外脑”,积极借鉴司库研究和建设的最新成果。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研62家所属单位,参与集中研讨人数超过10000人次,收集、解决问题382个。

2023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司库体系建设推进会,对下一阶段司库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为落实相关工作,集团财资系统集中260名骨干专家,全面启动司库体系建设“百日大会战”。“虽然来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百日大会战’的辛苦程度还是超乎我的想象。不仅是我们集中办公点热火朝天、人声鼎沸,‘百日大会战’还在珠海、武汉设有分办公点,按功能定位分为18个小组集中实施,三地协同开发,计划到日、责任到人。”全程参与司库体系建设的数智科技公司的刘泽湘自豪地说。

2023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司库体系建设视频推进会,要求按时完成2023年司库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集团公司作为唯一一家经验交流单位作了经验介绍。这份荣誉属于集团公司全体财资金融战线的奋斗者。有效的机制、良好的氛围、忘我的工作热情和不达目的不歇脚的拼劲儿,是国家能源集团司库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也是一项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布局抢点棋,“1+1>2”实现金融资源“顶格”运行

作为由两家重要能源骨干央企联合重组的中央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在重组伊始便面临着财资金融工作思路的整合与融合,如何探索建立适应集团财务集中管控要求的体制机制,如何取长补短、互相借鉴,让财资金融工作真正实现联合重组“1+1>2”的化学反应,成为了司库体系建设的全新目标。

“企业整合蹄疾步稳,但业财融合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在司库管控体系的底层代码逻辑重构,要求必须对系统平台架构中的大量底层代码完全重写,再叠加系统内495个接口的互联互通,让两个系统的融合变得十分复杂。”司库金融管理处经理孙泊宁感慨地说。

历经5个月时间和数以万计的不断整合与尝试,司库体系建设者最终让整个系统实现成功稳定运行,其代码总量超过500万行,从数量来看几乎与ChatGPT的代码数量持平,其功能性与完整度也实现了行业领先甚至行业首创,整个司库系统焕然一新,实现了集团公司的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提高,外部带息负债规模持续降低,为集团公司司库管系统的顺利上线和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终,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国家能源集团坚决贯彻国资委司库体系建设要求,结合“战略管控+一体化运营”国能特色管理模式的实际需求,提出了“1456”全流程在线的司库管控体系框架,即“一流司库、四项理念、五条举措、六个保障”。可以说,“1456”司库管控体系的提出,得益于完善的顶层规划、缜密的制度设计、关键节点的抢抓督办和各部门的通力配合,让司库体系从一开始走上了正轨。

目前,国家能源集团司库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统一账户体系,资金运转可视可溯可控;统一计划调度,资金排程更加智能精准;统一资金结算,实现“动账不动钱、资金不落地”;统筹资金市场,金融资源更加集约高效;统筹运作平台,内部金融实现“顶格”运行。

盘活妙手棋,人才“蓄水”重塑金融资本新业态

作为集团“136”发展战略和“41663”总体工作方针落地执行的重要力量,财资金融工作发挥着“战略承接、价值创造、风险防控”的关键支撑作用。新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渗透,发挥专业人才的聪明才智,依托数智化转型实现技术赋能,正成为财资金融工作转型的重要抓手。

司库管控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创造性地汇点成线、聚面结网,将散落在各业务场景下的流程、标准、权责统一设计赋码,按照业财联动场景,重塑企业业务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运作生态。这场重塑是业态的重塑,更是人的思想理念的重塑,固有生产模式、生产关系的重塑。

作为这场变革的主体,人的内生动力更是“源头活水”。

2023年在司库系统建设高峰期,集团财资部响应国资委司库体系建设攻坚要求,从集团全系统调集大量财资人员,从260名骨干专家,到现场1000余人的攻坚团队,到财务战线的6000余名财务员工及数倍的业务人员,大家做到步伐一致、同步作息、协同奋战,正是这种忘我的拼搏精神,铸造了集团公司司库管控体系建设工作今天的成就。

“虽然我来自基层单位,但是遇到重大工作或急活儿时,我们的工作基本上是‘周六一定不休息、周日不一定休息’。”在司库金融管理处借调的贵州公司财务共享中心高级主管周国念笑着说,尤其是在“百日大会战”时,大家加班加点已成常态,关键任务攻坚时甚至多次在办公室打地铺、战通宵。不少来自基层单位的财资人员表示,在司库体系建设的数智化工作的战场,既是人生成长的“加油站”,也是个人进步的“加分项”。越来越多的财资工作人员开始勇挑重担,获得了更大的成长和进步。仅2023年,就有120余名财资人员在数智化工作岗位上获集团奖励,部分业务骨干也在磨砺中增长了阅历和才干,顺利走上了更重要的工作岗位。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在这种背景下,司库管理体系作为集团资金管理的重要承载体,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能源集团的司库体系建设工作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些技术为司库管理体系的智能化、自动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得企业集团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资金和金融资源。同时,技术创新和人才驱动也必将推动“1456”全流程在线司库管控体系不断升级和完善,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下一步,国家能源集团将不断深化司库体系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加强资金的集约、高效、安全管理,打造智慧司库决策平台,引导产业金融不断“三力两度”(公司战略支撑力、产业发展服务力、金融风险管控力,提升效益贡献度、品牌美誉度),擦亮国能司库品牌,为国家能源集团创建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提供坚强的财资金融支撑。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