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安徽公司年累计发电量首破600亿千瓦时,煤电、新能源发电量连续五年持续增长,火电利用小时数区域对标排名第一—— “三量齐升”破解600亿密码 2025年01月03日 

■ 本报通讯员 汪媛媛 马居易

回望2024年,面对能源需求增长、能源结构调整等机遇与挑战,安徽公司作为安徽省最大发电企业,积极践行“创新、精益、开放”卓越文化理念,通过“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实现能源高效分配利用,将光明送往江淮大地千家万户。截至2024年12月25日,该公司年累计发电量600.17亿千瓦时,首次突破600亿千瓦时,煤电、新能源发电量连续五年持续增长,火电年利用小时数区域对标排名第一。

稳存量增产增供

勇做能源供应压舱石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用电量由2019年的2301亿千瓦时增长至2023年的3522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高达11.2%,电力需求强劲。如何有序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确保煤电均衡兑现,是摆在该公司面前的第一道考题。

“2024年1至11月,公司共采购2436.2万吨煤炭。其中,集团内部煤炭2255万吨,占比92.56%。从集团层面统一调配资源,可减少煤炭采购中间环节及交易成本,确保电力稳定生产,增强能源供应稳定性。”该公司燃料中心负责人谈及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优势时说道。

近年来,该公司依托集团一体化运营优势,打造高效集团内部煤炭供应链,高质量完成煤炭保供控价工作。另一方面,该公司积极与省内煤企和铁路相关部门沟通,抓好外省矿产年度重点长协资源和运力落实,保障外部长协合同均衡足额兑现。

“内外兼修”之下,该公司20台煤电机组“口粮”得以保障,“兵马”亦随时做好应战准备。

“天越来越冷,我们必须保证机组迎峰度冬用电高峰发得出、顶得上、稳得住。”集控室内,运行人员时刻关注区域天气、日负荷曲线变化。

“夜晚光伏不发电,风电受风力大小影响。在新能源电力供给下降而用电量仍处于高峰情况下,需要其他形式的能源及时顶上。”经营部负责人解释道。迎峰度夏期间,该公司以实际行动应对高温、旱涝、防汛等多重挑战,总发电量达15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5.24%,为补足安徽省电力缺口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精准预测电力需求,科学调度发电计划,该公司在迎峰度冬期间将有效保障安徽民生及社会用电。

扩增量扩绿增长

勇做能源革命排头兵

新能源既是聚宝盆,也是好风光。在广阔平坦的淮北平原,耸立在灵璧浍沟的一排排大风车高速旋转,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照亮千家万户。

2024年3月21日,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对安徽公司首个风电项目——国能埇桥永镇大营风电场项目核发电力业务许可证;2024年6月25日,国能灵璧浍沟风电场项目取得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核发的电力业务许可证。两大风电场正式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向电网输送约3.1亿千瓦时绿电,每年节约标煤使用量合计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万吨,真正实现让风带来清洁电力,吹走环境污染。

“把太阳留在夜晚,让光能发挥最大效益。”在新能源发展征程中,“光伏蓝”和“茶树绿”相得益彰的场景即将在池州东至县龙泉让塘呈现。该公司聚焦“先集中后分散、光伏优中选优”原则,积极推进“光伏+”产业发展,让塘“茶光互补”、桐梓山“渔光互补”……一条绿色发展路、生态致富路和乡村振兴路正铺设开来。目前,该公司正积极推动储能项目建设。

走进大别山革命老区霍山县,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坝”的佛子岭大坝巍然耸立于此。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水资源极为丰富,水系错综发达,具备“抽水储能”与“放水释能”的天然条件。目前,霍山抽水蓄能电站正有序推进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地区用电高峰压力,为革命老区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宿州,正悄然孕育着全国首个熔盐储热替代电化学储能项目。“熔盐储热技术与机组深度耦合,可实现热电解耦,解决机组调峰与供热保障的关键问题。”国能宿州电厂负责人介绍道。该项目可使该厂在连续保障工业供汽的同时,全面提升供热机组尖峰发电能力,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提质量“三改联动”

跑出节能降耗加速度

长期以来,火力发电被视为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代表。在“双碳”背景下,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政策,统筹推进20台煤电机组“三改联动”,为能源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受制于电量结构变化、深调频繁等不稳定等因素,进一步降低煤耗的困难很大。

为了让机组少“吃”煤、多发电,该公司各火电单位从入厂煤接卸、输煤系统点检定修、强化存煤管理、减少燃煤热值损失、优化配煤掺烧等方面抓实厂内燃料管理工作,实现煤电机组供电煤耗293.20克/千瓦时,同比降低0.19克/千瓦时。

“停水了,可以有送水车来送。如果企业需要供热,也有送热车上门服务……”安徽电视台到安庆电厂进行实地采访时介绍道。

为落实安庆市“煤改电”“煤改气”等政策要求,该公司对外移动供热项目成功投运,为安徽省移动供热领域填补了空白。该项目有效解决了园区内燃煤成本高、污染物排放控制困难等问题,大大降低了用气企业生产成本,对安庆地区节能减排和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小小的移动供热车,成为该公司供热改造的缩影。去年以来,该公司完成2项机组供热扩能,增加供热能力175兆瓦,在满足地方能源增长需求的同时,为自身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随着新能源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日益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面临着新的挑战。

火电机组“能上能下”,意味着负荷调节能力提升,能够帮助电网更加安全稳定运行。2024年,该公司完成8台机组灵活性改造,增加调峰能力357兆瓦,其中,安庆电厂四台机组均具备30%AGC方式下深度调峰的能力。

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重任之下,安徽公司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清洁用能需求为根本目的,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让电能畅通、热能长供、效能常优的能源蓝图在江淮大地铺展一片好风景。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