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王柯涵 包文学 李瑞荣
回望2024年,准能集团产煤一体化出区装车再次刷新纪录,块煤提前53天完成全年计划,企业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连续七届荣获“煤炭工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优秀企业”称号。一项项亮眼成绩的背后,汇聚着党建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政治引领 铸就忠诚之魂
2024年,准能集团党委深入推进“聚焦一个主题、突出四个引领、强化五个保障”党建工作思路落地实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蓄势聚力。
去年以来,准能集团党委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持续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党委议事规则、决策事项权责清单等,厘清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各级中层管理人员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统一管理,层层压实政治责任,推动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准能集团党委高质量开展两轮内部巡察,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廉政基地教育、法院庭审旁听,敲响廉洁警钟。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开展招标采购等6个领域专项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开展重要关键岗位人员轮岗交流,强化干部全方位监督管理,更新“1515”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程人选,高质量开展人才“选、育、评、推、奖、树”工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培基固本 凝聚攻坚合力
准能集团党委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建立落实党建责任“月抽查、季督办、年考核”工作机制,修订党建制度10项,调整3个直属党组织,指导17个党组织完成换届补选,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寒冬时节,黑岱沟露天煤矿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电铲精准剥离煤层,乌黑发亮的煤炭随之而出,一辆辆矿卡有序地将煤炭运往破碎站。“我们聚焦安全生产和装车效率,扎实推进党支部攻坚竞赛,持续打造‘五带六比一创’党建品牌,把组织优势转化为生产动力,保质保量完成了生产任务。”该矿采掘队党支部书记刘志明介绍道。
竞赛的号角在攻坚一线吹响,鲜红的党旗在攻坚一线飘扬。去年以来,准能集团党委大力实施党支部攻坚竞赛行动,209项攻坚竞赛项目全面开展,207个基层党组织和2704名党员踊跃投身企业改革发展,安全生产、能源保供、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等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党的组织、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档升级。
为提升党建工作成效,各基层党组织还坚持把树亮点、创品牌作为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常态化推动“两带两创”“双联双创”相融互促,打造“一单位一典型、一支部一亮点”的品牌创建格局,为生产经营聚力赋能,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2024年,23个基层党支部被自治区国资委评为坚强堡垒“模范”党支部,3个基层典型案例被国家能源集团《党支部战斗力提升指引》收录。
“党员就是要冲在前、打头阵!”“党员应该是最坚实的防线!”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了党员的心声。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涌现出一批以“实干先锋”常建国、“煤海舵手”闫瑞光、“创新工匠”任东杰为代表的“金蓝领”“红色先锋”,凝聚了保障生产、深化改革、推动转型的强大合力。
深度融合 开辟发展新局
党建工作做实就是生产力,做强就是竞争力,做细就是凝聚力。准能集团党委立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好主责主业、绿色转型、资源获取“三篇文章”,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聚焦主责主业,做强煤炭主体产业。坚持端牢能源饭碗,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升煤炭开采、洗选加工、装车外运等各环节协同效率,充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截至2024年12月18日,准能集团年累计生产商品煤6008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96.9%。不断深化拓展“5G+智能矿山”应用场景,两矿无人驾驶项目顺利通过第一阶段运行考核,率先实现全国首台700吨级液压正铲远程操控,为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加快绿色转型,“党建红”引领“创新蓝”。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持续开展煤矸石分选高岭岩、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大宗固废的规模化综合利用,着力构建“新能源—火电调峰—绿电铝”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推动复垦区“光伏+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着力打造“光—氢—氨”与煤化工耦合产业链,推进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露天煤矿粉尘与职业病防治研究”等项目落地实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强化资源获取,做大能源生产基地。多措并举争取资源配置,统筹优化矿权调整、新增用地审批与生产组织关系,加快推进生产接续用地手续办理,完成了两矿402公顷先行用地获批任务,确保土岩剥离有序进行,为圆满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