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副秘书长袁达、肖渭明介绍2024年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和2025年重点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说,2024年,我国取得了很不平凡的发展成绩,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创新活力持续激发,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底色更加鲜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取得新的积极成效。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国际合作持续拓宽。我国安全保障巩固加强,发展韧性持续提升。稳步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赵辰昕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回顾2024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是丰富的、生动的,也是卓有成效的。突出表现为“四个加快”:创新能力加快提升,统筹用好“两重”、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及老旧设备更新,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快速增长。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深入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行动计划,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东数西算”工程、产业创新工程。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能源、量子科技等领域新场景建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按照这一部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定会在2024年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更长足的进步。第一,更加坚持因地制宜。支持各地立足战略定位、结合禀赋优势,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路子。比如,在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中,通过发展新型储能、绿电制氢、开发绿氢衍生品等延长产业链条,就是很好的选择。第二,更加坚持融合发展。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比如,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也是很好的选择;还比如,支持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技术应用,建设零碳园区、零碳社区、零碳乡村。第三,更加坚持深化改革。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比如,优化市场注册、交易机制、计量结算等制度安排,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为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新业态提供发展空间。
赵辰昕说,按照“双碳”目标任务和政策体系总体安排,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很多新步伐、取得很多新成效。一是绿色转型加快推动。出台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压茬推进近200项具体举措。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发布推广112项绿色技术和47个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二是节能降碳大力推进。制定节能降碳2年行动方案,出台7个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行动。预计全年能耗强度下降3%以上,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是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加快建立。一体推进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推动有关方面出台“双碳”领域国家标准194项,指导地方逐步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四是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以“双碳”工作为引领,继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是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努力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二是统筹谋划“十五五”碳达峰行动,研究综合评价考核办法,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加快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三是进一步健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和标准体系,支持绿色低碳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四是持续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五是推动“两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