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实施“一三六”发展战略和“41663”总体工作方针,守正创新、实干担当、奋勇争先,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改革发展良好态势。
1.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 彰显国能忠诚
坚定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坚持把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深刻的政治自觉,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政治要件”抓紧抓实,体系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集团公司重要讲话精神,连续八年开展“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不断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牢记嘱托、勇攀高峰的精气神。制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指导意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开始发力。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走深走实。聚焦国家所需、集团所应、职工所望,蹄疾步稳贯彻落实工作方案、指导意见、实施方案“三步走”工作安排,六个方向100项改革任务全面铺开。开展集中宣讲1630场次,实现二级单位集中宣讲、三级单位领导班子培训、广大职工学习宣贯“三个全覆盖”。压茬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完成超过75%,具有国能特色产业特点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基本成型,集团公司连续三年在央企改革考核中获评A级。推动巡视整改标本兼治见真章见实效。坚持集团党组对巡视整改全过程领导、全链条督促、全领域把关,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85.7%,措施完成率96.7%。扎实推进国务院国资委党委部署的3个专项治理,持续深化中央巡视整改和党组巡视整改,完成35家子分公司巡视和1家基层企业党组织提级巡视。
2.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 彰显国能担当
坚决发挥能源供应“压舱石”作用,持续强化“511+2”保供品牌,圆满完成保供保暖保民生任务,能源保供成为集团品牌的重要标志。能源供应保障有力,以昼夜不息、勤耕不辍的实干担当,有效实现煤炭板块稳产高产,自产煤量首次突破6.2亿吨,连续39个月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高位水平。电力板块稳发增发,大力提升电力顶峰保供能力,迎峰度夏最高负荷达到1.82亿千瓦,月均发电量达1047亿千瓦时,总发电量首次突破1.25万亿千瓦时。一体化优势蓄力发挥,有效应对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一体化出区资源量日均完成近百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深入实施“疆煤出区”战略,“疆煤出区”月均达200万吨,历史性突破2400万吨。集团获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效突出单位。供暖机组稳定运行,供热量保持全国第一。
3. 矢志科技自立自强 彰显国能力量
深入实施“1331”科技创新战略,努力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争当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增强。全面贯彻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统筹谋划科技改革和重点任务,科研组织体系更加优化。在产业链建设上挑重担、打头阵,深度融入央企创新联合体建设,低碳院青年科学家王鹏团队关于“线性α-烯烃合成技术”的研究成果作为央企首篇在《自然》杂志发表。产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发挥“煤电化运”一体化创新优势,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突破。国内首台露天煤矿无驾驶室运输机器人成功投运,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成功投产,煤基航天煤油在航空航天多个领域成功应用,全球首批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货车上线运行,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获评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数字化平台化深度赋能,“一网一库三平台”加快迭代,基石系统赋能一体化运营更加有效,“国能e+”生态更加丰富,国能e购、e商、e电、e链四个千亿级平台全容量集成上线,建成全国最大发电侧实时数据库,“智能无人评审系统”入选2024年人工智能先锋案例。深入实施“AI+”行动,首个AI+煤炭产业全业务生产线投用,建成智能无人装车系统85套。发挥央企优势、强强联合,创新攻克煤质快检技术,实现大范围推广应用,引领行业颠覆性变革。DCS助力“华龙一号”并网发电,实现全国产工业控制系统在核电领域的推广应用。
4. 全面加快绿色转型 彰显国能速度
坚持“两端发力”,积极响应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扎实开展“大项目建设管理年”行动,加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档升级。传统产业转型焕发新机。坚持煤炭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做强做优“神东、宁乌、蒙东、新疆”4个亿吨级绿色生态智能矿区,省级以上绿色矿山占比72%,建成9个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速进位,坚持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科学化发展,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能源基地,推动海上风电近海规模化开发和深远海示范化开发。可再生能源开工、投产容量双双历史性突破“3000万+”,装机占比超过40%、整体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一番、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目标。新能源开工3118万千瓦、投产2773万千瓦,投产规模创历史新高。水电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常规水电在建规模824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战新未来产业全面布局。聚焦新赛道、新技术、新平台、新机制,有力拓展发展空间,我国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煤油气电化”综合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哈密基地开工建设。世界最大煤电机组熔盐储热项目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投运国内首个重载铁路加氢站,国内首次实现绿氢耦合煤制合成氨。4家企业入围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苦练内功稳增长 彰显国能价值
坚决扛牢“稳增长”重大责任,深入实施价值创造行动,持续提升“五个价值”,价值驱动、内涵发展的良性格局加快实现。精益管理提质增效。煤炭产业挖潜力、增产销、扩外购,电力产业保电量、稳电价、拓供热,运输产业强协同、提效率、引货流,化工产业优技术、拓市场、控成本,精益生产成效显著。构建世界一流数智财资金融管理体系。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着力打造中国神华、国电电力、龙源电力等旗舰型企业和专业化平台公司,总市值稳定在万亿元以上。风险防控保值固效。加强董事会建设,规范股权管理。建设世界一流法治企业,优化制度体系,强化制度落实,法治合规体系更加有效管用。集团产权系统管理不断优化,财务司库系统荣获“司南奖”。品牌创建卓有成效。深化RISE品牌战略,优化完善CE·CE社会责任体系,3项ESG实践案例获国资委年度十佳,连续三年位列“中央企业品牌建设能力TOP30”和“中央企业责任管理·先锋30指数”。大力实施新闻宣传提质登高行动,宣传品牌有效塑造,成功协办世界媒体峰会,在中央企业、中国企业新媒体指数排行榜中稳居第一梯队。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投入无偿帮扶资金3.07亿元,定点帮扶工作连续七年获得最高等次评价,公益基金会连续三次蝉联5A最高等级。
6.坚定全面从严治党 彰显国能本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两个“永远在路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升,落实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党建工作部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三级联动、三维落实”,全面实施“一个统领、三大建设、七大工程、六大目标”党建规划纲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持续强化。创新开展“产业链创新链党建赋能”专项行动,持续擦亮“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党建品牌,丰富完善“实干、奉献、创新、争先”的国能精神谱系,做精做优“一杯两赛”,首次主办四项国赛,开展党支部攻坚竞赛、青年“四岗”竞赛,28个集体和23名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荣誉。加强主流舆论引导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重大主题宣传有力开展。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制定子分公司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坚持重实干实绩实效的选人用人导向,选优配强子分公司领导班子。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坚持“凡提五必”,全覆盖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心,建立工程硕博士校企联合培养新机制,高校毕业生招聘连续四年超额完成国务院国资委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