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元宵节盛行求灯、送灯(娘家给新嫁女儿送灯)。灯与“丁”谐音。北方一些地区以及南方客家地区还有俗称“点年光”即点灯的习俗:从除夕到初三,或到初五、初十,每间屋子都要点上一盏灯保持不灭。“点年光”一方面是以火之光明驱邪、驱晦;另一方面,点灯寓意“添丁”。求灯(求丁)、送灯(送丁)、点灯(添丁)深深寄寓着百姓对子孙繁衍、生生不息的执着追求,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文明史上发扬光大的动力所在。
再如大年三十贴福神、初五求财神等,并非无用之迷信,而是一种对幸福生活的自我暗示与自我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中,事情在发生、可见之先,其实是有不易觉察甚或不可见的先机的。要形成此先机,先要布局并形成场域。过年的种种仪式、祈求其实就是在布局、形成场域,也是自我暗示,这就是想在、做在事情之先。这其中的哲学,乃是我们今天相对陌生的先秦象数之学与刑名之学。
元宵节这一节日与妇女儿童特别有缘。元宵节,南方一些地方盛行妇女过桥度厄、祛病、消灾。这一节日仪式意在满足人们对于身体健康、无灾无病的追求,自然同样可视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