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信息化工作会
二0二四年工作成绩
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显著提升。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亮点突出。
数字化转型成果丰硕。
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
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是集团公司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是集团公司安全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5年目标任务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关键之年。集团公司科信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是集团公司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是集团公司安全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强化使命担当、聚力攻坚突破,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强化组织领导,抓实落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任务。
●强化重大专项引领,锻造战略科技力量。
●强化管理提升,加强有组织科研攻关。
●强化内联外拓,提高科技创新协同能力。
●强化要素保障,加强资金、平台和人才支撑。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
二、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推进数字化转型提档升级
●迭代升级一网一库三平台,以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完善工业互联网架构体系;深化司库体系建设;拓展智慧管理平台;提升智慧运营效能;扩充“国能e+”生态圈。
●加快推进“网上国能”建设,打造对外统一门户和对内统一平台。
◆全力推进“网上国能”建设,形成对外统一门户和对内统一平台的总体架构。
●深化建云用云管云,着力提升系统建设质效。
◆做好协同建云、创新用云和系统管云。
●构建数据治理新格局,夯实数据底座支撑力。
◆落实双域长负责制;上线数据门户,发布数据资源“白名单”;建立数据质量考核评价机制。
●深入实施“AI+”专项行动,为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夯实人工智能基础性工程;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谱系。
●加强信创应用,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推进信创工作任务落实落地;深入开展北斗规模化应用;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三、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创新
●加强党对科技和信息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厚植科技创新文化土壤。
●加强科技和信息化领域党风廉政建设。
国际化发展工作会
二0二四年工作成绩
攻坚克难,重点项目取得新突破。
稳健笃行,多项工作创出新成绩。
科学布局,“一带一路”开辟新支点。
持续完善,支撑保障体系迎来新提升。
持续推进,审计和巡视整改工作取得新成效。
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深刻认识国资央企国际化发展的使命要求。
深刻认识全球低碳发展大趋势下的机遇挑战。
深刻认识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责任担当。
2025年目标任务
2025年国际化发展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部委及中央企业外事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紧围绕集团“136”发展战略和2025年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安全为本、创新引领、高质发展”工作方针,持续实施“2455”国际化发展行动方案,着力提高国际化发展质效,增强海外项目竞争力和集团公司影响力,做“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参与者和坚定推动者。
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一、坚持战略引领,深化全球布局
●结合“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国民经济、外交大局和主责主业。
●突出战略引领,按照集团赋予的使命责任确定国际化发展方向和目标。
●加强科学规划,为国际化战略落实落地制订明确的实施路径。
●聚焦关键市场,精准发力“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别。
●聚焦模式创新,探索“一体化”出海新业态。
●聚焦科技交流,助力提升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
二、坚持深耕发展,确保战略落地
●持续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引进优质资源。
●持续布局绿色能源,助力低碳转型发展。
●持续做强技术装备和化工产品,推动优势产能出海。
●持续发力技术创新,塑强海外拓展优势。
三、坚持稳扎稳打,筑牢发展根基
●切实汇聚开拓合力。
●切实严格项目管控。
●切实突出风控合规。
四、坚持人才强基,落实组织保障
●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切实做好组织支撑。
五、坚持党建统领,夯实政治保障
●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不断加强境外单位党组织建设。
●不断推进巡视整改。
采购与物资工作会
二0二四年工作成绩
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现代企业供应链。
价值创效,彰显采购新质生产力。
固本强基,全力服务集团发展大局。
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宏观环境之变,供应链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行业变革之变,能源革命倒逼管理升级。
自身发展之变,改革攻坚进入深水区。
2025年目标任务
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集团公司采购物资战线要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持续推进“三化四全”管理体系建设穿透全覆盖,按照“四个抓好一个从严”落实好2025年工作任务,推动集团公司安全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抓好“三化四全”管理体系贯通落地
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监督指导;推动管理效能系统性提升。
二、坚守安全为本,抓好采购供应链风险防控
●加快研究自主可控供应链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对供应链进行全面梳理,识别关键环节和重要物资,优化供应链布局,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安全体系。
●严格把控采购质量关。
◆确保采购的工程、物资、服务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集团的生产要求,完善质量检测机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调用管理。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快推动云上物资平台建设,对物资库存流转状态开展可视化管理和调拨。
三、突出创新引领,抓好数字赋能与生态协同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制定统一的采购与物资管理数据标准,整合优化采购与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加快推动先进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在供应链平台上的部署应用。
●加强采购供应链精益协同管理。
◆引入先进的采购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系统思维,以全链条协同提升供应链韧性;外部协同需横向扩展,深化与头部企业的“总对总”合作,探索对活跃供应商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加强供应链生态圈建设规划。
◆进一步优化无人评审、智能评标系统,稳步推进非招标采购全流程无人化,建成更高智慧水平的评标评审管理中心;建立供应商正向激励和负向惩罚机制,助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四、锚定高质发展,抓好打造一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
●推动集团绿色供应链加快转型步伐。
●着力开展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升行动。
●着力巩固完善专业协作、监督协同机制。
五、筑牢反腐防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采购与物资系统向纵深发展
●持续抓好中央巡视整改和“以案三促”工作。
●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
●严守党的纪律。
财资金融工作会
二0二四年工作成绩
财务组织向“大一体化”转型深化,集约管控更加有力。
预算管理向全面预算转型,资源配置更加高效。
会计核算向数智化管理会计转型,管理支撑更加科学。
资金管理向全流程在线管控转型,穿透管理更加精准。
资本运营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型,作用发挥更加积极。
产业金融向全产业链服务转型,产融结合更加深入。
风险管理向“全监督”格局转型,财经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对标国资央企“五个价值”目标要求,需进一步提质增效。
对标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需进一步守正创新。
对标集团公司“战略管控+一体化运营”要求,需进一步集约协同。
对标国企改革、巡视审计要求,需进一步防控风险。
2025年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紧密围绕集团公司2025年工作会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推动“一三六”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安全为本、创新引领、高质发展”工作方针,进一步丰富完善“14355”财务发展目标框架和“七项数智转型”内涵,深化拓展大财务、大资本、大市场、大经营、全监管“四大一全”管理理念,扎实开展财资金融“管理提升年”行动,加快构建具有国能特色的世界一流数智财资金融管理体系。
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一、聚焦“五个价值”目标管理,努力提升财资金融战略承接能力
围绕“一利五率”考核目标,健全全面预算;围绕价值目标精准计量,推动全员核算;围绕一体化保供稳价使命责任,提升功能价值;围绕战新产业突破发展,强化资本赋能;围绕财资金融品牌价值提升,树立良好形象。
二、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努力挖掘财资金融高质量发展潜力
坚持规划先行;明确考核导向;加强价格协同管理;推动“云享智联”;整合“前中后台”,强化产业金融服务能力。
三、聚焦财资金融“管理提升年”行动,努力夯实财资金融治理基础
以一码通万码,提升重大项目财资管控质效;提升并购重组与产业基金管理质效;建平台优结构,提升资产产权管理质效;夯基础谋全局,提升税费管控质效。
四、聚焦全级次穿透监管,努力筑牢财资金融风险管控防线
加强整改整治,纵深推进重点领域问题穿透管理;加强技防技控,加快打造财资风控合规平台;加强联防联控,深化监督成果共享应用。
五、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努力营造财资金融良好政治生态
加强党对财资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锻造坚强财资队伍;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 陈 虎 张立斌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