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张晓刚 通讯员 葛珂宁
在广袤无垠、水草丰美的河套平原,一座现代化煤制烯烃示范工厂岿然矗立,远远望去,“自主创新、引领未来”八个赫然醒目的红色大字高高悬挂在包头化工烯烃中心MTO反应器的主框架上,这就是世界首套、国家级煤制烯烃示范工程。作为煤化工领域的“领头雁”,包头化工烯烃中心始终秉持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党建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提高直接作业管控水平为着力点,不断提升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坚决当好国家能源安全的“稳定器”。近期,该中心被评为国家能源集团2024年安全生产十周年以上优秀单位。
自上而下 铺设监管网络
“任何时候,都要牢固树立‘安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理念,要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在每次交接班会上,装置管理人员都会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督促全体员工时刻紧绷安全弦,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疏漏。
包头化工烯烃中心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始终坚定“安全生产为第一绩效”的理念,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相关要求,持续构建中心级、装置级、班组级三级管控体系,通过开展安全责任履职评比考核,每月对中心负责人、装置负责人、班组长等关键人员进行履职检查,并对各岗位人员安全履职进行常态化抽查,确保全体员工明责、知责、尽职履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安全生产目标和任务细化分解到装置、班组、岗位,持续压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促使安全管理“体系化、规范化、指标化”。同时,将安全绩效与工资挂钩管理,按月进行安全考核打分,设置三级监护人、隐患排查能手等奖项,将安全生产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承包商是安全生产中最不稳定的风险变量。管控好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便能把控住总体的安全风险。”该中心设备副经理陈斌高度重视承包商人员管理,积极组织编制《承包商管理办法》《保运人员管理手册》,细化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现场监护人责任清单,不定期对承包商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作业票证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面推进落实承包商及保运队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真正做到“无差别、一体化”管理。同时严格审查保运承包商管理组织机构、质量体系建设及人员资格审查,对涉及特种作业的外来检修人员的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等相应资格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和备案,统一规划承包商现场管理、班组培训等标准,持续夯实承包商“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坚决守好现场作业安全关口。
自始至终 提升保障能力
在中心控制室,一块大屏幕不断切换内容,显示着厂区的各监控画面和各装置的运行数据,几名操作人员坐在电脑前,实时查看并操控装置的生产运行状态。在装置区内,班组员工攀爬上高耸的设备,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在检修现场,监护人员紧盯作业过程,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力保障检修作业正常进行。
包头化工烯烃中心动设备数量较多,不同设备启停操作不尽相同,如何保证每一台设备正确启动与停止,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生产波动,是每一位员工的责任所在。为进一步提升现场安全管控力度,该中心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制度,根据操作票要求做好启停设备前各项确认工作,做到室内室外联动、相互配合、多人确认,避免出现启停误操作,保证每一台设备启动符合要求。聚焦关键设备,做好设备日常维护,及时开展消缺作业,全力维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推行设备包机管理模式,将设备日常管理责任细化至个人,精心制定设备“三级”点检制度,构建起班组长、巡检人员、设备责任人“三级”点检体系,全方位检测落实设备状态,公司设备故障率显著降低,为装置设备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证。
“监护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要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措施未落实的,有权制止作业!”在每次作业前,中心安全工程师吕永天都会向作业监护人进行作业安全交底。
特殊作业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重点。面对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特殊作业,该中心推进关口前移,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模式,以特殊作业监护人管理为切入点,结合新版监护人6项通用职责,开展了监护人“星级管理”,并通过实施培训考试、持证上岗、星级评定、分级监护、“三奖三罚”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激发监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监护人员的履职能力,实现对“高风险”的严格管控,切实把好特殊作业安全第一关。
由内而外 强化责任意识
走进装置区内,纵横交错的管道网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在这些管道的环绕下,庞大的反应釜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它们犹如一个个巨大的魔法炉,在特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甲醇原料转化为所需的烯烃产品。在这庞大的装置体系中,精密的仪表如同它们的眼睛和耳朵,时刻监测着各项生产参数,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稳定与高效。
由于烯烃中心各装置生产工艺复杂、动静设备密集,各岗位员工需要熟悉各种工况生产参数、各类设备操作原理及各单元安全风险。为持续提升员工安全生产业务能力,该中心合理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依托集团公司“工匠能手创新创效工作室”,按“需”选题,聚焦安全知识和思想认识,构建引领学、广泛学、重点学、联动学、沉浸学的“五学联动”模式,使全体员工将安全应知应会知识、特殊作业安全管理规范、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知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机制等内容牢记于心,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在抓好安全培训的同时,该中心按照“以演促练,以练为战,以战促训”的原则,加大停电、泄漏、着火、中毒及防汛应急演练工作力度,提高演练频次,提升演练质效,对重点场所、重要时段、特殊岗位,组织开展常态化、实战化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指导实践。仅2024年,该中心共开展中心级应急演练4次,装置级应急演练60次,并采取随地抽查的方式累计开展应急演练170次,全面提高员工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自我防范和自救能力,为守护人身安全和公司生产安全上紧“双保险”。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路走来历经风雨、承受考验、破解难题,包头化工烯烃中心始终牢记“能源供应压舱石、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光荣使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铸就安全之魂,以“事事心中有底”的敏锐度夯实安全之基,筑牢安全生产根基,为全面推动煤化工产业低碳化、多元化、高端化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