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植树节的文化与由来 2025年03月12日 

最早发起植树节的国家

近代植树节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芜的平原,树木稀少,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及文化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中国古代在清明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中国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一位叫韦孝宽的人。据《资治通鉴》所载,西魏废帝二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击,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经过调查了解之后,他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

韦孝宽的这一做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百姓负担、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陕西作为历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树的地方,曾经是全国道路绿化的表率,而韦孝宽最早栽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这种槐树已经作为西安市的象征,被确定为市树。

1914年11月,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并在这天举行了植树典礼。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一再强调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并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

全世界国家植树节概况

朝鲜:从1947年起,每年4月6日为全国植树节,4月和10月为植树月。各道郡又按气候各自规定植树周。

菲律宾:1947年法令规定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

阿尔及利亚:政府规定每年造林季节的每个星期五为义务植树日。1980至1981年56万志愿者植树1200万株。

土耳其:1937年2月通过法令建立全国植树节。

塞内加尔:每年8月上旬至10月中旬每年雨季以后开始全国植树活动,政府号召“一人一棵树”、“一村一公顷林”活动,持续半年之久,是世界上植树节最长的国家。

南斯拉夫:自1947年以来,春天举行“森林节”活动,秋天举行“造林周”活动,日期因地而异。

希腊:每年中秋时节或秋末,造林季节开始时举行植树节。

西班牙:上世纪末开始举行植树节,马德里市把每年2月1日起的第一周作为“植树周”。

英国:1977年开始,每年11月6至12日在全国开展植树周运动。

爱尔兰:1934年3月17日至1938年曾由教育部会同土地部安排学校进行植树节活动。1939年中断。1950年由爱尔兰树木协会发起恢复植树节活动。定每年3月17日为植树节。

法国:1977年经共和国总统创议,规定每年3月31日为树木日,3月为绿化月。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