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河北公司以“人身零伤害、设备零事故、消防零火险、环保零事件”为目标—— 守好底线 不碰红线 2025年03月17日  吴威威

■ 本报特约记者 吴威威

又是一年草长莺飞,即将迎来“四岁”的河北公司始终坚持“两个至上”,以“人身零伤害、设备零事故、消防零火险、环保零事件”为目标,守好底线、不碰红线,全力做好年度各项工作。

“当下我们就面临着更多挑战困难。老机组升级改造、三大火电破土动工同步建设、10片区域新能源项目齐头并进……”3月初的月度例会上,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两个根本、三个最大’安全理念,立足生产基建‘两个现场’,护航公司高质量发展。”

安全标准化

标准化安全

2月25日,河北公司领导深入沧东电厂一线检查安全措施实施情况和现场安全台账。这正是该公司落实生产现场管理标准化的一大体现——领导人员定期到包保责任单位落实现场管理、现场督办、现场协调,最大限度“抓好当下安全、谋好长期标准”。

“过去两年,公司领导对基层单位开展‘四不两直’检查和综合型调研超过240次,把办公地点放在了现场,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该公司安全环保监察部高级主管杨书杰坦言。

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为核心,河北公司持续健全完善责任制链条,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健全公司、基层单位、生产部门和一线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构筑严密的安全责任链条,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的责任网络。

随着项目发展同步推进安全生产,人员缺少复合型能力的问题逐渐凸显。

一方面,该公司从思想上抓转变,借鉴学习南安普顿项目“全员安全员”的先进管理经验,健全完善基层单位董事长、部门负责人、班组长联动抓安全工作机制,以集中化管理增强网格化管理作用。

另一方面,该公司从实际入手,组建安全监察中心,以能力优秀、作风严格为标准,建立起一支独立于各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既解决了人员局部紧缺问题,又避免了“对内手软”等情况的发生,截至3月初,发现问题37项,考核10.7万元。

随着全员责任制推行,该公司已逐步形成了领导示范、现场可见、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正在逐步迈向“安全标准化、标准化安全”。

防患于未然

消弭与无形

“目前现场全黑,依靠应急灯照明,请立刻查看失电情况。保护班尽快分析事故情况,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综合部协调现场是否有人员受伤。”定州电厂运行部主任张琦瑜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

3月12日,定州电厂在仿真机房开展了“发电厂全停事故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模拟了因锅炉给水流量保护误动机组跳闸,02启备变检修,导致厂用电全失的极端情况,全面检验各部门协调配合能力以及运行当值人员应急处置水平。

“平日里的应急演练演得再真、练得再多,还是远远不够的。”该公司安全环保监察部副主任杨勇认为。在他看来,应急处置是事发后的补救,更重要的是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河北公司坚决树牢“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紧盯人员、项目、系统、设备,及时开展典型、共性隐患的系统性排查治理,对查摆出的隐患按照“过程管控、结果过问、动态清零”原则,将所有隐患消弭于无形。

针对重大安全风险,该公司强化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防范,针对性开展防汛、供热中断等实战应急演练,以“两个风险辨识每日清单”为抓手,严格高风险作业现场安全管控,紧抓“三措两案”编审批、高清视频监控、作业前安全交底等关键环节。

在该公司安全总监侯峰看来,隐患之于安全,就像颜料粉之于白纸,只要有一点,那就不是“白纸”,就必须全部消除。仅2024年,该公司完成9项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治理,排查厂控一般隐患97项,治理85项,跟踪督办8项,确保全部“粉点”消除到位。

智慧增保障

保障更智慧

3月3日,刚刚结束了理论学习的2024届学生毕根相正在定州电厂跟班实习,让他惊讶的是,一趟巡检下来只用了不到30分钟。

智慧点检仪的存在不只解放了劳动力,数据、节点、温度的测定比人依靠视觉、触觉和直觉的主观观察更客观准确。

以“智慧助安、智能兴安”为思路,河北公司大力推动生产现场智慧化智能化,先后完成斗轮机无人值守、燃煤自动采样、巡检机器人、火车自动脱钩机器人等智慧化升级。又借助智能点检系统和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系统安全性。

从浅尝辄止的点线尝试,到大跨步式的立体推进,智慧化管理让现场更安全。2024年11月6日,面向无人值守的燃煤发电智能控制系统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围绕生产、基建中安全管理的痛点、难点问题,河北公司强化技术攻关,继续推进“智能安全管控系统”试点建设,探索“翻车机自动解复列无人化”实施方案,深化并验证无人值守技术应用成效,早日实现巡检机器人多场景监测,推动“黑灯电厂”在河北落地。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