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贺晓梅
三月春回大地,晨光初露,黄河“几字弯”的臂弯里蒸腾起袅袅水雾。
黄河大桥下,成群的赤麻鸭掠过河面,与桥上轰鸣驶过的万吨重载列车构成动静相宜的生态画卷。作为纵贯黄河“几字弯”腹地的能源大动脉,包神铁路正以1228千米的钢铁长龙为笔,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考卷上书写着“包神答案”。
能源保供的“钢铁长城”
作为国家“西煤东运”第二条黄金大通道,包神铁路所辖的四条铁路甘泉铁路、包神铁路、神朔铁路、塔韩铁路,两次横跨黄河,经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一路向东,直达渤海。
春寒料峭的乌兰木伦河畔,上湾站装车站场热火朝天。由HXN6型油电混合动力机车担当的列车,正在利用“无固定人员+远程巡视”装车模式作业。机车装车环节能够自动巡航驾驶,精准匹配铁路专用线煤炭装车需求和抑尘剂喷洒,不必人工操作,就可以实现精准装车、出站。
在调度指挥中心,巨型弧形屏上跳动着1228千米铁路线的实时动态。该中心主任温世平指着屏幕上密集闪烁的光点说:“智慧调度系统不用人工就能实现车辆全过程追踪统计,就连货运装卸作业进度都可以实现可视化。”2024年,包神铁路服务一体化运营和产业链发展,装车量、货运量均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在3亿吨高位。
能源保供不仅是经济任务更是政治责任。包神铁路充分发挥一体化运营优势,主动对接上下游企业,构建“疆煤、蒙煤、陕煤”多源互补运输体系;最大化开行万吨编组列车,采用“核心站装车+卫星站编组”疏解模式,谋划提升包神南线运力;做大巴图塔、色连装运量基本盘,打造金泉站新增长点,灵活运用量价互保政策,拓宽蒙煤运输通道;立足交通物流降本增效,发展多式联运和钟摆式运输。截至3月19日,包神铁路全年累计货运量完成6245.72万吨,其中管内电煤运输完成324.04万吨,同比增长27.43万吨,成为黄河流域能源动脉上能源保供最有力的担当。
母亲河畔的“绿色革命”
在包神铁路集团贯穿黄河流域的铁路沿线,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治理从未停歇。
从1989年开通至今,36年来,包神铁路始终以“守护黄河安澜”为己任,把铁路建设运营与周边环境绿化同步实施,持续推进甘泉线沙害整治工程,通过人工清沙、修筑挡沙堤、布设网纱障、边坡种草等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消除积沙侵蚀铁路危害,形成“车在林中行,煤在箱中运”的生态画卷。
甘泉铁路公司2025年一次性购买绿电,实现100%绿电消费。金泉站、甘其毛都站投资约1.4亿元分别建成现代化封闭煤棚,从根本上解决两站场煤尘污染的问题。包神铁路沿线供热燃煤锅炉均由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电锅炉、引接市政方式等替代,供热能耗持续下降,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产值综合能耗为0.176吨标煤/万元,较同期下降1.6%。神朔铁路于2017年、2018年分两批,将1.24万株1.2米高樟子松栽植在铁路驻地紧邻的神木市店塔镇陈家岔村,经过3至4年的管理养护,成活率100%,实现“一次绿化,一次成活,一次成林,一次成景”目标。
“我们从工艺到流程严格落实煤炭抑尘‘六达标’,采取专用线抑尘剂喷洒设备改造、增配抑尘剂粘度检测设备、搭建隧道扬尘环境监测平台等多项举措,通过不断探索和持续改进,形成了煤尘治理‘十大标准’,煤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巴图塔站区主任王新骄傲地介绍着。
践行“两山”理念,保护黄河流域生态。近年来,包神铁路以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为抓手,管内各专用线装车点抑尘喷洒点全部达到“六达标”标准。包神铁路已建成声屏障26600余米,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座,两站区污水排放各项指标远低于国家和地方标准,每年减少污水排放约25万吨。
高质发展的“包神答卷”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深入践行黄河战略,包神铁路下大力气做好绿色低碳发展文章,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统一起来,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包神铁路文化展厅,冒着浓烟的蒸汽机车与在绿意盎然中穿行的“国能号”24轴机车的图片并列陈列。作为包神铁路第一代乘务员的白祥林说道:“我们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如今的电力机车,动力变迁的背后是我们始终在寻找机车能耗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平衡点。”
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包神铁路集团加快推进机车装备转型升级,对到期的SS4型直流机车更新为12轴交流机车,并逐步实现主型化。截至3月4日,包神铁路自有197台电力机车中交流机车105台,占比达到53%。针对传统DF型内燃机车油耗高的情况,购置了7台HXN3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替代DF系列内燃机车,2022年新购的2台HXN6型油电混合动力机车,平均油耗较DF4B型机车可节约40%,实现能耗和碳排放“双减”。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如何让九曲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母亲河,包神铁路集团瞄准“无废企业”这一目标点,将开展“无废企业”建设工作纳入“黄河战略”范畴,制定印发《包神铁路集团“无废企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了以炉渣、污泥、清筛弃土、废旧钢轨、其他一般固废等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及推进实施的分解任务。
在“黄河战略”实施的框架下,朱盖塔站区引接市政后,包神铁路炉渣将彻底不再产生;优化了废旧钢轨等废旧物资报废台账和报废流程,招标采购中优先具备资源再利用的承包商进行回收。此外,建成了机务神木北站、朱盖塔站、东胜分部等7处标准化危险废物暂存库,危险废物转移严格按照“三联单”制度执行。污泥、废矿物油、危险废物2024年产生量为370吨、44吨、95吨,较上一年呈明显下降趋势。
截至2024年末,包神铁路主要污染物正常工况下达标排放率实现100%,一般危固废合规处置率实现100%;节能降碳水平持续提升,产值综合能耗为0.176吨标准煤/万元,营业收入二氧化碳排放(可比价)为0.796吨二氧化碳/万元,全年为0.881吨二氧化碳/万元,均在指标范围内。
黄河九曲终入海,包神万里始为民。包神铁路以奋进之姿,在母亲河畔奏响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