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绍涵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坐在回家的通勤车上,习惯性地打开抖音,试图在短暂的闲暇里寻得一丝放松。滑动着屏幕,一艘航母劈波斩浪,弹幕里飘过“刘华清将军,您看到了吗”。我的手指顿住了,本是随意的一瞥,这句弹幕却使我目光凝注,思绪如潮。
视频里,是如今中国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与先进的武器装备,一架架先进的战机、一艘艘威武的舰艇,“雄赳赳气昂昂”地展示着国家的强大实力。回望1980年,刘华清将军为了能更清楚地观察美国航母,那微微踮起脚尖的一幕,深深刺痛了无数国人的心。彼时的中国,在军事装备上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只能带着渴望与无奈,去观摩他国的先进成果。而如今,我们的歼-20在蓝天上划出优美的弧线,山东舰在深蓝海域劈波斩浪,各类军事装备日新月异,我们再也不用对他国先进装备露出渴望又略带窘迫的神情。
视频切换到联合国会场,我国外交官的每句发言都掷地有声。那敲击桌子的声响,仿佛穿越时空,与百年前巴黎和会上顾维钧的叹息遥相呼应。从“弱国无外交”到“大国担当”这条路,我们走了整整一个世纪。今天的我们不再需要踮起脚尖就可以平视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站得够高。这高度,是无数国人用脊梁撑起来的。曾经的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列强的侵略、同胞的血泪,给了我们一段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现在,我们有了挺直腰杆说话的底气,这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是一代又一代国家院士和科研工作者们默默耕耘的结果。
曾经,周恩来总理无奈地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如今,歼-20、歼-31、东风导弹等尖端武器数不胜数。国庆阅兵时,那整齐的机群、威武的方阵,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崛起与强大。这盛世,如先烈们所愿,如每一个中华儿女所愿。
看着看着,我的眼眶渐渐湿润,情绪排山倒海地翻涌而来。我怕同行人看出我的窘迫,急忙望向窗外,市里闪烁的霓虹灯交相辉映,街头巷尾人们安居乐业,一片祥和。这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景象,却是无数先辈梦寐以求的生活。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国家发展强盛带来的红利,却不能忘记那段艰难的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崛起而奉献一切的人们。
到站了,走下车,夜风拂面。广场上,老人们悠闲地跳着广场舞,孩子们追逐嬉戏。这寻常的烟火气,却是最动人的风景。想起百年前,我们的先辈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八十八年前,南京城里的血色黄昏。今天的万家灯火,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推开家门,暖黄的灯光洒满客厅。阳台上,妻子种的花开得正好,窗外灯火璀璨,这光芒中,有历史的回响,有未来的期许,更有当下实实在在的幸福。这一刻,我忽然懂得,所谓大国崛起,原来是祖国的航母和导弹为我们筑起安全和平的屏障,让中华儿女们在每一个夜晚都能安然入眠。
,从屈辱到崛起,从渴望到自豪,这是一条用鲜血、汗水与智慧铺就的道路。今天的我们,眺望着更远的未来。这未来,不仅属于我们,更属于每一个为这片土地奋斗过的人,愿我们每一名国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以坚定的步伐,建设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平庄煤业老公营子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