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塞上江南好风光 ——龙源电力高质量建设宁夏腾格里沙漠“沙戈荒”新能源基地 2025年03月26日 

■ 本报通讯员 常 硕 张乾斌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

宁夏腾格里沙漠“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是全国首批、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也是国家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基地中首个备案、开工、投产的基地项目。目前,随着中卫光伏,海原风电,中卫、沙坡头风电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在宁夏中卫市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曾经的“死亡之海”正经历着历史性蜕变。一个新能源装机达1300万千瓦的超级能源基地正在崛起,一幅“塞上江南”新能源开发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该基地已建成投产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面积超过6.5万亩,植被覆盖率从0~5%增加至15%~20%,多元治沙模式和光伏治沙的“国能经验”闪耀国际舞台。

平单轴追光、无人机巡检、智能巡视等先进设备和全量数据感知、云资源统一管理、AI算法模型等创新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龙源电力认真落实集团党组“五个示范”部署,以巨型风电机组为笔,万亩光伏板为墨,全力打造“沙戈荒”基地综合开发、光伏治沙协同生态修复、主动支撑型多能互补系统、智能智慧科技创新引领、党建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等示范样板,引领国家“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高质量建设。

创新实证 示范领航立标杆

从中卫市出发40分钟到达龙源中衡第一光伏电站,这里是2023年4月并网的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光伏区内,多台工业无人机正在清洗光伏组件,场面蔚为壮观。在这里,1台无人机每天可清洗6000块组件,相当于7个人一天的工作量。

这是基地智能智慧科技创新引领示范的一个缩影。电站负责人潘战国介绍,围绕基地规划、设计、施工及运维等方面,龙源电力在业内率先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研究与实证,打造了“沙戈荒”基地建设标准体系。推动一整套新能源大基地智慧化、智能化成果落地,将大基地打造成为“沙戈荒”地区首个新能源智能创新示范标杆。“随着综合治理成效显现,基地植被覆盖率提高、沙漠逐渐变绿,许多小动物纷纷现身,今年频繁出现鹅喉羚、赤狐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潘战国说道。该基地以“绿色能源+生态治理”为目标,在推进新能源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修复。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编制植被保护和生态修复方案,通过草方格固沙、播撒草籽、种植灌木等方式,开展多元治沙模式和治沙经济,形成“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的全新格局。

“目前基地治沙面积已超6.5万亩,陆续栽种了柠条、花棒、沙冬青、欧李、文冠果等11种灌木,总量已超420万株。”中卫项目副经理蔺锴介绍道。公司正在光伏区建设占地500亩的治沙创新技术测试与板下经济种植实证基地,探索更为科学的治理方案。未来,通过长期监测不同配置模式试验区的生态环境因子,评估生态和经济效益,有望集成适用于干旱区大型沙漠光伏基地生态治理和利用的技术,打造光伏治沙生态治理示范项目,为新技术推广提供坚实科学依据。

复工奋战 大漠擂鼓启新程

驱车前往二期200万千瓦光伏项目途中,两旁光伏板鳞次栉比。中卫光伏项目经理李超翔介绍:“我们项目一大特点是离地间隙大。以往光伏板离地仅四五十厘米,而我们在项目初期便将其设计为离地两米,为板下植物生长预留空间,开创了‘光伏+治沙’新模式。”

40分钟后抵达正在建设的中卫光伏二期南区,初春的腾格里沙漠依旧朔风凛冽,然而建设热潮已驱散寒意。大型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工人忙碌不停。李超翔称,春节过后,项目建设人员迅速扩充,目前到岗已超1400人。二期项目预计今年9月全容量投产,后续还将建设三期300万千瓦光伏项目。

面对如此庞大的建设任务,龙源电力党委举全公司之力,通过整合资源、跨省公司协作和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一盘棋的整体发展格局,启动史上最大规模跨省支援,加快项目建设速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目标。首批6名工程技术人才已到场支援,常占丁介绍:“后续还有系统内69名工程支援人员陆续加入,助力基地建设迈向新高度。”

支援基地建设的海原项目土建经理顾春雷说:“我对宁夏满怀喜爱,2015年就曾支援宁夏黑山墩红山梁项目。有了参与全国最大‘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的机会,我即刻申请前来,希望能学习更多基地建设经验,为项目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介绍,土建工作作为项目先行环节,责任重大。目前,项目场内道路网络初步成形,为设备运输提供保障,风机基础完成2台试桩试验,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与此同时,海原100万千瓦风电项目也全面复工,道路铺设、风机基础施工等工作稳步推进。中卫、沙坡头150万千瓦风电项目准备开工建设。规划发展部主任于雷说,该项目是宁夏规模最大的单体风电项目,建设范围涉及海原县13个乡镇,规划安装140台单机容量7.15兆瓦的联合动力风电机组,配套建设5座110千伏升压站及1座330千伏升压站。这都是新产品、新材料实证研究与应用,为后续的建设提供可参考的实践研究。

2025年,基地650万千瓦风电和光伏项目建设将全面提速,步入集中建设阶段。龙源电力将充分利用国家能源集团全产业链优势,合理统筹施工资源,深度应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确保安全、质量、进度均达到预期标准,为“沙戈荒”大型风电基地建设贡献独具特色的“国能智慧”。

智慧护航 安全筑网守防线

龙源电力宁夏公司在复工复产之际锚定“零伤亡、零事故”目标,创新性构建“三道安全防线”,制定《安全保障方案》,为项目建设筑牢安全根基。

“我们通过合同协议明晰权责,对人员、机具、车辆资质实行‘资质审查、警示教育、培训考核’全流程管控,确保100%达标。运用二维码动态管理,实时追踪人员和机械信息,融合‘区域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责任到人、无死角覆盖。搭建‘安全远程监控中心’,部署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抓拍违章行为,形成‘远程喊停+现场处置’高效联动机制。”正在核查相关资质的中卫项目安全总监郭龙说道。

项目还以“两个体系+安全委员会”为引领,压实业主、监理、参建三方责任,构建“全员履责、全程监督”管理闭环。通过“周通报、月考核、动态清退”机制,对重复违章“零容忍”,倒逼安全责任落实。

“目前,项目已实现安全监理100%专业匹配、高风险作业100%旁站监督、应急处置100%实战演练。”郭龙说,针对沙漠极端环境,还计划定期开展火灾、触电等实战演练,强化“桌面+实战”双轨训练,确保人员熟知应急流程,保障人员、设备安全。

龙源电力以“国能绿”晕染“沙漠黄”,不仅建成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更探索出新能源与生态治理协同发展的中国方案,将基地建设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和实践工程、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示范工程、促进区域民生经济发展骨干工程、跨省跨区能源互保支撑工程。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以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打造“沙戈荒”新能源安全样板,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贡献示范力量。

夕阳将金色光芒洒向光伏板,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正演绎着新时代的塞上传奇。随着“宁湘直流”将清洁电力送往“三湘”大地,这条横贯东西的“绿电长城”将成为“双碳”征程中的耀眼坐标。持续拓展的光伏“蓝海”将与不断延伸的绿色版图相互辉映,见证中国能源革命在“沙戈荒”地带书写的生态奇迹。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