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冯永强)在广袤的新疆大地,化工产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而这背后,科技创新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产业兴疆之路。
3月12日,中央企业产业兴疆重点项目2025年投资推进会在北京圆满落幕,开启新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煤化工作为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在新疆“十大产业集群”中占据重要地位。新疆化工作为新疆大型煤制烯烃企业,紧紧围绕煤制烯烃产业链,精心打造创新链,实现价值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迈进,为产业兴疆注入强大动力。
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含智量”。新疆化工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现代煤化工发展新路径、新材料、新工艺。2024年,研发投入达8765万元,完成14项公司级科技创新项目验收,申请发明专利13项,授权5项,100%完成专利考核指标。联合新疆能源推动“煤来渣往”,取得气化渣土壤修复阶段性成果,10项“智慧化工”项目提升了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和运行平稳率。通过开展烯烃分离产品气压缩机K201节能降耗研究,解决了现场管线、设备振动隐患,降低了装置能耗。
科技创新增添产业“含绿量”。新疆化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防控”的转变。通过实施节水消雾、污泥干化、结晶盐提质等节水技术改造,2024年首次实现全年污水零排放,获评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陆续投资38亿元建设环保设施,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能。从源头“节”煤,烟气回收系统产生的副产蒸汽每小时大约节煤1.5吨,每年节约原煤1.2万吨。捕碳技术成效显著,公司3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投运,成功回收二氧化碳气体,用于油田驱油,为碳减排作出重要贡献。
科技创新增强产业“含金量”。新疆化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新产品研发,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出薄壁注塑料、透明料、多种膜料、电缆料等6大系列十几个牌号聚烯烃专用料产品,销售至下游可生产出农用薄膜、水果发泡网套、奶茶杯、购物袋、一次性餐盒、汽车内外饰等数百种产品,满足终端用户个性化、高端化需求。同时,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向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出口聚烯烃产品3.9万吨,同比增长420%,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
如今,新疆化工聚焦关键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化工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让科技创新光芒在新疆大地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