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我们和机器人怎样分工? 2025年03月31日 

翻开《AI工厂:当机器开始做安全员》,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关于技术的科普书籍,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它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对未来的期待与恐惧。书中那些关于AI如何监控工厂、如何预警危险的描述,让我感到震撼,但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机器的“眼睛”是否真的能取代人类的心?

书中提到,AI安全员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工厂的每一个角落。它可以迅速识别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设备是否异常运转,并在发现危险时第一时间发出预警。这种高效性让我感到惊叹,仿佛看到了未来工厂的模样:一个由机器守护的安全世界。但很快,我的情绪开始复杂起来。我想象着那些被机器监控的工人,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被记录、分析,甚至被评判。机器的高效背后,是否隐藏着对人性的漠视?

书中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在一次突发事故中,AI系统因无法理解工人的行为而误判,导致生产线中断。而人类安全员则凭经验和直觉迅速作出正确判断,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让我意识到,机器虽然有“眼睛”,但却没有人类的心。人类安全员不仅能够灵活应对突发情况,还能在危急时刻给予工人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这种温暖,是冰冷的机器无法提供的。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在技术的冷与人类的热之间寻找平衡。AI技术的引入无疑为工业安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在复杂场景中的局限性和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让我感到困惑,也让我意识到,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工程师的事,也是整个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尽管AI技术有其局限性,但我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书中提到的人机协作理念让我看到了一条可行的路径:AI负责高效监控和数据预测,而人类安全员则专注于复杂场景处理和人性化服务。未来,我们需要在技术发展与人性关怀之间找到平衡点,让AI成为人类创造更美好未来的得力助手。

(作者单位:江苏公司谏壁电厂)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