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记者 刘春艳
春风向暖,草木欣;春潮涌动,战鼓催。实干争春的号声激昂奏响,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设备春检马不停蹄,运输组织持续优化……包神铁路充分发挥一体化运营优势,抢抓运输黄金期,主动对接上下游企业,构建“疆煤、蒙煤、陕煤”多源互补运输生态体系,开足马力找货源、抢市场、拓渠道,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掀起高质量发展热潮。
截至3月31日,包神铁路年累计货运量完成7248.4万吨,全力以赴保障电煤供应稳定。
接续奋斗 擂鼓催征再出发
2025年开年以来,包神铁路锚定目标、奋力拼搏。作为我国“西煤东运”战略第二大通道,该铁路线在保障能源运输大动脉畅通的同时,客运服务实现新突破。在2025年春运40天期间,累计接发旅客32986人次。
在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趟万吨重载列车通过的繁忙干线上,包神铁路通过优化运输组织、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了客货运输的高效协同。2月2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专题报道聚焦这一发展成绩,引发全网关注。
亮眼的成绩和惊人的数据,有力地折射出包神人上下齐心、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真作为、硬作风。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2月11日,包神铁路领导班子带队赴基层调研,乘轨道车沿线一路现场办公,了解基层实际情况,聚焦改革发展的痛点、难点,认真查找问题,纾困短板弱项,以实干开新局,将问题转化为“破题”之机,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谋实策、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
从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重载铁路物流通道目标,提出“一主五辅三区一港+N条通道”综合物流运输发展布局,到春节后公司领导班子集体出动,带队调研、现场办公、同商大计,共谋良策,一系列高瞻远瞩、内涵丰富的战略,为公司发展锚定方向,为职工幸福谋篇布局。每一个决策都紧跟国家发展“风向”,每一场协商都着眼公司长远“听诊”,一条条规划,一个个措施,都诠释了“为社会赋能,为经济助力”的发展理念,彰显了“绿色发展,追求卓越”的蓬勃生机,无一不是包神人在2025的时间坐标上砥砺奋进,开启新篇的奋进强音。
聚焦主业 能源保供勇担当
在包神铁路2025年度工作会上,公司党委擘画了发展宏伟蓝图,加快“1531+N”战略布局,纵深推进“11236”工作方针落地,新征程,唯有提升战略能力,加快推进战略转型,方可巩固和提升公司在系统内、行业内的战略地位。
目标既定,关键是要以正确方法做正确事,以最大努力取得最好结果。
3月4日,包神铁路管内沿线普降大雪。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雪,公司党委将保障全国两会期间电煤供应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统筹部署煤炭装车、运输组织、设备运维、防寒防冻等重点任务。对机车、线路、接触网、信号等关键设备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加强运行参数监控和设备运行状况分析;狠抓防寒防冻工作措施落实,重点对防冻液喷洒设备及系统加强检查,充分发挥各部门联动协同作用,确保设备“零缺陷”运行。
3月5日零点,神木北站信号楼仍灯火通明指引着列车前行的方向。车站值班员王俊帛,眼睛一刻也未离开过电脑监控屏幕,上面跳动着各种颜色的数据和图标,每一个闪烁的变化都牵动着他的心。
作为集团能源保供运输主力军,包神铁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期间“保民生、保安全、保供应”的总体要求,主动对接上下游企业,构建“蒙煤、陕煤、疆煤”多源互补运输生态体系。掌握管内电厂日耗和库存状态,精准落实煤源,确保运输计划与车流调配、装车与挂运无缝对接。紧盯电煤组织装卸全过程,快速解决运输途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保障电煤盯得准、装得上、运得出……
3月5日至11日,7天累计货运量完成 556.2万吨,全力以赴保障全国两会期间电煤稳定供应。
积厚成势 砥砺奋进正当时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国内外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包神铁路何以自处,成为摆在包神人面前急迫而又现实的重大课题。
2025年什么最火?
DeepSeek绝对是开年以来最火的“流量明星”,以其显著的推理效率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
2月27日,包神铁路基于DeepSeek开发的重载铁路智能问答应用“包神智问”成功上线运行,成为集团公司发挥“AI+能源”布局优势,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首批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智能应用,也是集团公司运输板块首家全自主开发的AI智能应用。
推进铁路行业智能化建设,构建一套高效权威准确的铁路专业知识管理及应用体系成为关键突破口。包神铁路借助DeepSeek高效快速的优势,仅用5天时间完成从数据标注、接口调试到正式上线,由此“包神智问”应时而生,惊艳问世。
目前,“包神智问”已覆盖了公司运营的“车、机、工、电、供”等核心专业,整合了包神铁路超千万条的标准、规范、技规、文件等海量资料,为各专业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能化支持,显著提升了业务知识查询效率,为公司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查询保障。
3月26日,科学技术部组织专家组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对包神铁路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课题进行绩效评价。该项目是新能源与轨道交通的深度融合,构建了绿色化、智能化轨道交通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实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关键举措。该项目升级改造6个牵引变电所与1个分区所,创新采用分布式光伏混合并网形式的融通型“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架构,能够降低分布式光伏长距离接入损耗。投入使用后,将有效降低煤炭消耗与碳粉尘、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排放,为新能源接入轨道交通的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自1989年开通运营以来,包神铁路累计完成货物运输超56亿吨,连续6年年运量超3亿吨,包神铁路正一步一个脚印,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重载铁路物流通道”的目标,奋楫搏浪,笃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