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浙江公司在丽水市遂昌县开发“茶光互补”项目,推动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共赢—— 板上阳光聚 板下茶树香 2025年04月09日 

■ 本报通讯员 刘玉权 何晨皓

在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万亩茶海深处,一排排“工业风”建筑在春光下熠熠生辉,混凝土结构的光伏支架正悄然崛起。

位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浙江公司如何通过绿色转型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进遂昌一期“茶光互补”新能源项目建设现场,跟随香飘四海的茶叶,目睹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开启一场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共赢之旅。

蓄势赋能点亮“绿色版图”

春暖花开之时,浙西南山区青山更青、绿水更碧。清晨走进遂昌县大柘镇万亩茶园,映入眼帘的是农户身披蓑衣,在茶园中忙碌采摘的身影。由于独特的高山环境,茶产业已经成为遂昌农业的支柱产业,村民收入大多来自茶叶。

靠天吃饭不是长久之计,增收致富还要靠新产业、新项目。为发挥资源禀赋,推动光伏发电与“三农”融合,2023年,遂昌县计划在县域内大规模开展光伏项目开发。得知这一消息,浙江公司第一时间赴遂昌县政府与相关部门接洽,为当地量身制定“茶光互补”方案,成功取得遂昌一期项目开发权。在茶园中架设光伏板,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茶”,实现一地两用、阳光共享,不仅能实现土地高效利用,还能为茶树创造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茶氨酸合成,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

农光互补项目需要逐一走访每个农户进行沟通协调。每到一处,项目团队对照图纸仔细核对,对地块进行现场踏勘,深入了解土地使用情况和村民实际需求。面对部分农户提出的疑虑,他们没有急于说服,而是组织农户前往周边县域实地考察茶光互补项目。

“这些光伏板不仅能发电,还有保温作用。在光伏板的保护下,我们的春茶可以提前15天到20天采摘,收入也增加了不少。”站在成片的光伏板下,缙云县茶农的话深深触动了大家。2024年10月,遂昌一期95兆瓦光伏项目顺利开工,预计今年实现投产。

项目稳步推进的背后,是浙江公司“1+X+N”开发体系的有力支撑。在新能源公司“1”的统一管理下,所属各单位“X”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依托属地项目公司“N”,形成强大合力,高效获取资源,推动绿色能源开发在浙江乃至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一片片光伏板点缀广袤田野,一个个新能源产业项目相继落地……五年间,浙江公司完成200多个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和投资,总装机容量突破120万千瓦。

项目的顺利实施,为遂昌县内其余可利用土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范例。截至目前,遂昌二期55兆瓦项目已成功落地,并与一期项目共同被列为遂昌县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

创新模式建设“四化”工程

“作业环境安全,起飞!”一架3米长的无人机腾空而起,载着40公斤光伏组件精准飞向山顶。在遂昌县的青山茶园间,智慧化施工成为日常景象。

浙江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创新,持续构建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体系化的“四化”新能源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无人机在施工项目中的大规模应用,正是浙江公司推进智慧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遂昌县山路崎岖狭窄,茶园整齐密布,即便是最小的机械车辆进场,也难免对村民的茶园造成一定损伤。如何在保护茶树的同时确保施工进度?

作为浙江公司“四化”工程建设的标杆项目,遂昌工程创新采用“无人机+古法工艺”的混合施工模式。项目团队投入20台载重无人机,每台限载70千克,单台日飞行趟数在200次以上。同时,安排百余名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采用传统手工工艺进行桩基定位、灌注桩浇筑和支架安装,使用特制轻型工具完成基础施工。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有效保护千亩茶园。

“角度再校准!”项目负责人曾晨手持测距仪,紧盯施工人员完成屋面混凝土浇筑的最后工序。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成,升压站生产楼主体框架结构较原计划提前5天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取得阶段性突破。

在这片茶光交织的土地上,“四化”管理体系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程优势——标准化流程确保施工质量,规范化操作筑牢安全防线,智慧化装备提升作业效率,体系化管控优化资源配置,共同推动项目向着并网目标稳步迈进。

产业协同铺就“共富之路”

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当地村民唐旭金结束了一天工作,从项目现场返程。作为当地茶农,除了采茶季的忙碌外,平日里少有其他工作。如今,他多了一个新身份——遂昌项目安全员。“参与项目建设不仅让我掌握了建筑新技能,更积累了光伏行业的施工经验。”他由衷感慨道。

浙江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地。遂昌县下辖201个行政村,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发展空间受限,集体经济薄弱。浙江公司紧密围绕省域发展战略,在实践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坚实力量。

像唐旭金这样受益的村民不在少数。据悉,该项目启动后每年为村集体创收逾300万元,管理与务工团队稳定维持在350人以上,不仅显著促进了本地就业与周边消费的繁荣,还激活了工程机械、组件安装、汽车运输等配套产业链。此外,浙江公司成功引入多个制造业项目,多个科技企业纷纷落户遂昌县,为当地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不负春光,阡陌如画。返程途中,笔者坐在疾驰的车内,目送天边的晚霞渐渐褪去,车窗外,施工的忙碌声、运输车的鸣笛声,交相起伏,让这个浙西南小镇活力十足。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