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广西南宁公司利用电厂脱硫系统消纳白泥,绘就固废利用新图景—— 点泥成“金” 循环“绿”动 2025年04月18日 




■ 本报通讯员 李华星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东部的六景工业园区,一辆辆载满白泥的货车从制糖、造纸企业厂房驶出,进入广西南宁公司,开启了一段“变废为宝”的奇妙旅程。碳酸钙分子在高温中完成魔法般的晶格重组,最终蜕变为石膏晶体。这里每年有超10万吨曾被视为“工业累赘”的白泥,通过电厂脱硫系统,在化学反应中完成从固废到资源的华丽转身。

南宁公司是南宁市唯一大型骨干电源支撑点,现有两台66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分别于2011年、2012年投产运行,同步建设烟气脱硝、脱硫、除尘设施,2020年实现超低排放。作为广西区域内乃至全国首家长期保持100%综合利用固废白泥替代石灰石脱硫的大型火力发电厂,为火电企业破解固废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南电方案”。

当“工业之痛”

遇上“转型之机”

南宁甘蔗、林木资源丰富,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林浆纸产业、食糖产业基地,制糖、造纸两大支柱产业在为地方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每年产生30多万吨白泥——这种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碱性固废,因含有硅、铝等杂质,长期被视为“食之无味、弃之有害”的负担,只能择地堆存或填埋,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还对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与此同时,作为区域能源保供主力军的南宁公司正面临传统脱硫工艺的“双重压力”:每年消耗10万余吨石灰石,不仅推高生产成本,更因矿山开采导致生态扰动;湿式球磨机制浆系统年耗电量达数百万度,能耗指标亟待优化。当地方政府面对固废处置难题、企业为降本增效寻求突破时,两者在“固废资源化”的需求上达成了共识——一场破解“工业痛点”的协同攻坚就此启动。

变“废”为“宝”的

技术逆袭

“能否利用电厂脱硫系统消纳白泥?”2017年,了解到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反馈的固废白泥处置痛难点问题后,南宁公司迅速成立专项小组,派专人到制糖、造纸企业走访调研,绘制出涵盖白泥成分、产量、运输半径、购入成本的“资源地图”。

“我们发现,白泥中碳酸钙含量丰富,平均粒径小、脱硫活性高,非常适合代替石灰石作为脱硫剂。”技术攻关组组长说。

面对白泥替代石灰石的技术盲区,南宁公司联合华北电力大学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展开为期两年的“硬核”攻关,成功破解一系列技术难题,为白泥全部替代石灰石脱硫提供基础保障。2020年12月,总投资超1000万元的两套白泥制浆系统正式投产,单日处理能力达1400吨,可完全满足两台机组的脱硫剂需求。项目成果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年度电力创新奖(技术成果)二等奖、广西电力行业协会创新优秀成果(技术创新)一等奖等奖项。

走进白泥制浆车间,全自动控制系统正在高效运转:载满白泥的货车经地磅称重后,自动卸料至缓存池,高压水枪冲洗去除表面杂质,螺旋输送机将滤渣送入专用渣仓;搅拌罐内,传感器实时监测浆液浓度,自动调节加水量,实现从接卸、制浆到输送的全流程可视化监控。

“相比传统球磨机制浆,白泥制浆省去了破碎、研磨环节,至今节电超3500万度,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成效显著。”燃灰硫硝化专工王万明介绍,截至目前,南宁公司累计消纳白泥超78万吨,减少石灰石开采近60万吨,节约成本超5500万元,脱硫产生的石膏全部外售给水泥、石膏板企业,真正实现资源“吃干榨净”。

从“单一治废”

到“产业共生”

近年来,南宁公司通过进一步发挥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机组节能升级改造、集中供热等系列举措优势,全力打造“无废企业”建设示范案例,企业获评南宁市“无废工厂”,入选国家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

污泥掺烧,破解城市固废处理难题。依托自身配置两台“W”火焰型锅炉燃烧温度高、烟气治理环保设施先进等优势,2024年,南宁公司投资近1000万元建成的湿污泥掺烧系统投运,设计最大处置能力200吨/天。2024年度消纳污泥0.52万吨,历史累计消纳污泥约1.8万吨,有力帮助地方政府部门解决环保痛点问题。

集中供热,重塑工业用能“新生态”。南宁公司建成一、二期供热管网,设计最大供热能力350吨/小时,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截至今年2月,已向六景工业园区超30家企业集中供应蒸汽,替代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小锅炉近50台,每年减少散煤燃烧10万吨,间接减少工业园区固废产生量、排放量,积极彰显央企社会责任担当。

科技创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南宁公司扎实推进集团公司级科技项目《基于生物质资源耦合利用的燃煤发电机组低碳灵活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完工投运后将实现减少机组燃煤消耗10%以上,每年从源头端有效减少粉煤灰、炉渣、石膏产生量约5万吨;积极推动《造纸白泥用于燃煤电厂湿法脱硫理化过程与运行优化研究》形成地方标准,为行业提供技术规范……

一场始于固废处理的技术革新,正在演变为一场全方位的绿色转型。从“环保投入”到“效益产出”,从“被动治污”到“主动创效”,南宁公司的实践证明,工业固废并非“无用之弃”,而是“放错位置的宝藏”。当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共振,当生态责任与经济效益统一,“无废城市”“双碳目标”的美好愿景,正通过一个个“点泥成金”的故事,逐渐照进现实,书写着能源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南宁公司电厂脱硫系统消纳白泥技术情况详见第四版)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