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陈会进
川西高原的褶皱深处,大渡河上游的绰斯甲河的激流裹挟着澎湃能量奔涌。绰斯甲水电站——这座装机39.2万千瓦的水电站,承载着四川阿水(新能源)公司的绿色能源梦想。这座镶嵌在海拔3000米雪域之上的“绿色引擎”,正以冲刺姿态进入生产准备关键期,计划于2025年8月投产,这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意义非凡。
绰斯甲水电站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家能源集团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和金川县境内,为绰斯甲河干流(曾克寺—麦斯卡段)“一库四级”水电开发方案的第三级水电站,工程规模为大(2)型,设计装机容量39.2万千瓦。项目投产后年均发电量14.83亿千瓦时。项目自2020年12月27日启动以来,严格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两高一低”工程建设要求,全方位开展生产准备工作,推动项目工程和生产经营工作相融共促,确保工程建设与生产准备同步衔接,为绰斯甲水电站顺利投产充电蓄能。
党建领航 筑牢思想之基
“党建工作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根基,只有让每一位员工都在思想上高度统一,我们的生产准备工作才能有坚实的保障。”阿水(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谭宝宝2023年6月在生产准备动员大会上坚定地说道。
该公司以党建为引领,成立生产准备部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生产准备工作深度融合。党支部定期组织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党中央关于能源发展、能源安全等决策部署,让每一位员工深刻领会绿色能源发展的重大意义。
党员骨干们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在生产准备工作的各个环节带头示范、以身作则。自2023年6月生产准备部成立起,作为生产准备部党支部书记、主任的陈文涛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在生产准备一线。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必须冲在前面。虽然生产准备部刚成立、人员少,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又都缺少生产经验,但我们不能退缩。”在党员的带动下,员工们也努力克服困难,确保生产准备工作不停歇。
制度先行 搭建管理框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是我们高效开展生产准备工作的关键。”从事30年生产管理工作的生产准备部主任刘学文深知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四川阿水(新能源)公司按照科学、高效、有序、适用的原则制定了《绰斯甲水电站生产准备大纲》。同时,建立健全生产组织机构,将生产准备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明确到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分工,做到责任到人,将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任务内容“关口前置”,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绘就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做好打响生产准备的“第一枪”。
在制度编制方面,该公司按照国家能源集团《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确定编制225项制度,并将规章制度进行合理分类。在编制过程中坚持“个人编制、小组讨论、集体审核”的原则,以《生产准备部教育培训管理办法》为例,由个人结合上位制度负责起草,小组成员们深入研究行业内先进的培训管理经验,结合绰斯甲水电站的实际情况,反复讨论修改。初稿完成后,提交给各部门进行集体审核,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截至4月20日,四川阿水(新能源)公司已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制度编制计划完成制度编制。其中,安全生产方面完成制度汇编168项,完成12项水电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编制,建立健全了公司三级技术监督网络,积极加强技术监督培训工作提升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标准为准绳全方位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确保标准执行到位,指标管控到位。
刘学文介绍说:“这些制度就像我们生产准备工作的‘说明书’,让每一位员工都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精研技术 锤炼专业队伍
“技术是水电站运行的核心,我们必须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才能确保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朱晓敏说。
四川阿水(新能源)公司针对不同工种及岗位的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培训计划。安排生产准备人员到系统内外水电站跟班实习,让他们全面参与机组检修、操作、演练、事故处理及技术比武等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建立学习考核激励机制,培养一批能手、成就一批技术骨干,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坚持“以问促学”,每周开展“技术问答”,定期开展“技术大讲堂”。在技术问答上,部门管理人员为班组员工提出与生产技术或安全生产等方面有关的问题,由出题人对答题情况进行阅卷并点评;在大讲堂上,员工们可以提出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有一次,关于电气设备的调试问题,大家各执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最后,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找到最佳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深度扫描员工的知识薄弱环节,补充知识盲点,让培训“干货”满满。
实行“以考促学”,每月由实习电站和生产准备部分别组织一次技术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实行结对帮扶,大家共同进步。员工杜明成在结对帮扶中,帮助同事解决许多技术难题。他说:“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对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种方式真的很好。”
截至4月20日,四川阿水(新能源)公司累计完成集中培训和专业授课203次,85次随堂测试和考试全员考核合格,阶段检验达到预期效果。通过这些培训和考核,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为绰斯甲水电站的顺利投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在绰斯甲水电站机组设备安装期间,四川阿水(新能源)公司迅速响应,组织生产准备人员奔赴一线战场,对设备展开全方位深度接触。采取分批安排的策略,让生产准备人员深入基建现场,用扎实的“脚力”踏出数据与资料的收集之路。他们全程跟进机电设备安装,建立起完整的过程台账,为后续标准修编筑牢根基。着重培养人员的质量把控意识,增强“眼力”,深度参与质量验收工作,依照合同条款,严格监督设备制造与安装质量,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差错。此外,通过外派培训,收集类似电厂设备运行情况,让人员的“脑力”得到充分锻炼,累计提出56条合理化建议,为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招标等工作提供有力参考,有效规避潜在问题。
在绰斯甲水电站生产准备工作中每一位员工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生产准备工作,为2025年8月按期实现水电站的顺利投产拼搏奋斗。相信,绰斯甲水电站这颗绿色明珠必将如期投产,为川西高原点亮绿色能源之光,为国家能源集团事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