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杨思维
青春之风吹动奋进的旌旗,百年五四精神在能源战场绽放新时代的光芒。4月28日,国家能源集团“十大杰出青年”、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青年集体和个人代表荣登领奖台。集团高大明亮的主楼多功能厅里,那一张张充满自信而坚定的脸庞,那一个个昂扬向上朝气勃发的身姿,不禁让人动容。他们是集团近8万名青年人的代表;他们以担当为笔、以热血为墨,在国家能源集团煤电化运各产业战线上镌刻下一幅壮丽的青春图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寄语当代青年。他强调,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今天,国家能源集团的青年们正处在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双碳”目标引领着绿色发展新征程,新能源崛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从荒漠戈壁的光伏矩阵到智慧矿山的数字中枢,从氢能布局的攻坚前线到绿色转型的创新战场,国能青年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从未缺席”的责任与担当。
横轴:在实干与奉献
交点上定义青春
在青藏高原东南部,集团公司五四奖章获得者——青海玛尔挡公司顾发明带领团队,以“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创造了“一年五投”的高原奇迹。在3300米高海拔环境下,白天顶着50摄氏度高温浇筑混凝土,夜晚则蜷缩在集装箱改装的宿舍里研究施工方案,用浸透汗水的工装诠释“实干”,用皲裂的双手证明——海拔可以稀释氧气,却无法动摇信念。这股把技术突破转化为建设速度和民生温度的力量,正是新时代实干精神的核心要义——它不再是机械的体力消耗,而是将技术、实力与精神熔铸一体的创造性劳动,积淀着“铁人精神”的基因,闪耀着“智慧攻坚”的光芒。
在神东煤炭生产服务中心,特种车辆检修队的青年们扎根一线10余年,累计完成2200余台次检修任务,多项技术成果荣获国家专利。当被问及“在油污与噪音中度过青春是否遗憾”时,他们坚定地回答:“每颗螺丝都系在矿井的动脉上,每次故障排除都在为生命护航,看着满载“乌金”的矿车安全驶出,这就是我们检修人的骄傲。”在国家能源集团“产研融合”机制支撑下,新时代的奉献已升华为“专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奔赴”——检修人员手下的每颗螺丝都关系矿工生命安全,科研攻关的每个数据都驱动着行业进步。
在高原与矿井之间,国能青年用实际行动重新标定“实干与奉献”的时代刻度。这里的实干,是破解“不可能三角”的智慧攻坚;这里的奉献,是跨越“小我之境”的价值觉醒,二者共同构成支撑能源强国的精神基座。
纵轴:在创新与争先
维度上丈量成长
翻开受表彰青年的履历,一组组“破界突围”的案例刷新着行业认知:
福建莆田市南日岛,龙源电力青年建成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江苏泰州电厂青年团队将亚洲最大50万吨/年煤电CCUS工程“写入”《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鄂尔多斯煤制油基地,85后工程师团队成功研发煤基航天煤油,助力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这些骄人成果背后,是新时代国能青年对“创新争先”价值的重塑。
“国能共享号”的诞生,表面看是风电与养殖的物理叠加,实质是海洋经济范式的“化学重构”。项目团队突破传统风电单功能思维,创造性打造“风渔融合”理念,让风机基础成为深海养殖的钢结构“珊瑚礁”。这不仅是在海上插上风机,更是在建造海洋新生态,揭示了国能青年创新的本质跃迁——从解决单一技术痛点,到重构产业生态系统的认知革命,他们让“创新”超越了速度与规模的比拼,催生出新的文明演进的价值选择。
从东海之滨的生态新基建到苍穹之巅的产业架构布局,国能青年以创新争先的精神完成了维度跃迁——这里的创新,是重塑赛道规则的“破冰船”,这里的争先,是打破产业认知的“冲锋号”,二者共同构成引领能源革命的澎湃引擎。
原点:在现在与未来
联结中锚定价值
当镜头聚焦“两红两优”表彰名单,那些扎根基层的青春面孔更显动人:
准能集团青年将植被覆盖率不足25%的“鸡爪子山”改造成万亩良田,完成复垦绿化土地9.8万亩。朔黄铁路青年克服极端天气守护西煤东运大动脉,助力集团一体化出区量日均99万吨,创历史新高。盘山电厂以新建机组投资的56%实现老旧煤电机组30年延寿,为国内外老旧机组跨代升级开辟新路径。科环集团青年开发DCS助力“华龙一号”并网发电,实现全国产工业控制系统在核电领域的推广应用……这些闪耀在能源版图上的青春星火,构成了坐标系上最坚实的原点,也生动诠释着国家能源集团“1331”科技创新战略的落地图景。
这些原点的价值,揭示了一个能源时代确定性的答案:当青年的创新激情与央企的战略定力相遇,当个人的人生追求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同向,就一定会迸发出改变世界的力量。
当5G巡检车穿梭在煤矿巷道,当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碳交易平台,国能青年正以“1331”科技创新战略为指引,在基层沃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根系,这正是“原点”的深层含义——在国家能源集团“给资源、给舞台、给容错”的机制土壤中,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能生长出改变行业、改变世界的卓越力量。
站在“十四五”能源革命的关键节点回望,国能青年的成长密码愈发清晰:在时代的横轴上,他们以实干奉献的汗水拓展担当的广度;在发展的纵轴上,他们以创新争先的勇气积淀担当的厚度;在价值的原点上,他们以扎根大地的坚守夯实担当的深度。这些青年先锋的故事已被写入企业创新史册。我们更加确信:新时代的坐标系定不辜负奋斗者的丈量,终将汇聚成推动国家能源事业破浪前行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