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上,部分在基层工作的网民担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老方一贴”:“上面让减负,就意味着下面要按期交减负报告、台账、表格”“上级的减负措施,到了基层就变味了”。基层干部最害怕华而不实的减负。一些地方可能确实减掉了部分日常工作,但年底考核时如果出现反弹趋势,基层又不得不做各种台账应对检查,反而让年底的负担成倍增加。
建立减负台账的过程繁多复杂,有的地方变异为减负效果好不好,就看材料厚不厚、加班多不多。有的地方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导致出现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的问题。有的地方上午发通知,中午就要上报。
基层干部只有卸下包袱,把更多精力投入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等实际工作,才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干部围着百姓转”的作风之变。
(来源:旗帜微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