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记者 王小燕
七月的天山脚下,煤海深处党旗红。从准东矿区的生产线到疆煤出区的运输线,从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到绿色转型的科研现场,新疆能源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勇当先锋,积极作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疆煤出区”量同比增长19.1%,吨煤单位完全成本同比降低31.34元;党员突击队迎峰度夏攻克生产难题47项……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新疆能源党委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更是“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党建品牌在能源保供一线的鲜活注脚。
红舵领航 把稳政治航向
“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公司落地生根。”这是新疆能源党委班子成员的共识。
面对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疆内供大于求、疆外市场受限的复杂形势,新疆能源党委扛起“保供稳价”政治责任,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推进。围绕煤炭销售如何逆势企稳等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精准研判市场形势、精细施策强协同、精益运营保落实。通过“存量增效、增量做优”双轮驱动,构建“营销方案+区域管理+责任分解+考核激励”管控体系。领导班子深入煤矿井下、生产现场、施工一线,调研督办不停步;奔赴宁夏、川渝、云贵等核心市场,倾听用能需求、把脉保供痛点,力破疆煤外运“堵点”“难点”。
在党委统筹下,新疆能源加强与外部站台企业专用线合作,启动吐鲁番站、下南泉站作为出区发运新站点,构建多点互联铁路运输网络;深化与铁路部门战略合作,争取运费议价下浮65—117元/吨,6月27日开通出区议价下浮专属运输通道,成功开拓黑山普混入陇、屯宝混煤入鄂等多品种跨区销售通道,新增外运品种煤销量33.3万吨。最终推动上半年铁路运量达1818万余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91%;“疆煤出区”1292万吨,同比增长19.1%,在连续四年增长12倍的基础上再度提增,用实际行动筑牢能源安全屏障。
堡垒筑基 激活基层动能
“巷道掘进遇到断层?党员突击队上!”“设备检修赶工期?党员示范岗顶!”在新疆能源生产单位的调度会上,这样的对话已成常态。新疆能源党委深入推进党支部攻坚竞赛,将党建与安全生产、提质增效、项目攻坚深度绑定,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攻坚克难的主心骨。
面对煤炭市场下行压力,新疆能源党委打响刀刃向内的提质增效攻坚战。准东露天煤矿党委提出“成本决定生存”理念,以“壮士断腕”魄力,压减大额投资并精简采购计划,凝聚全员“突围求胜”共识。锚定技术、管理、机制降本三大路径,构建“部门—岗位—个人”三级责任网格,党员技术骨干带头攻关,通过搭建安全网管平台、引入无人机测量系统,颠覆传统运维模式,测绘效率提升4倍以上;内排土场外扩缩短运距1300多米,单月节约运输成本1700万元;将矸石转化为环保燃料,盘活“废料”新增收益190万元。该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用“创新引擎”提速,凭“全员合力”攻坚,推动剥离招标单价降低 36.8%,单位完全成本同比降低31.34元/吨,提质增效“突围战”成效显著。而这样的案例在公司并非个例,救护大队党总支以“党建+应急”为引领,锤炼复杂灾情应急处置能力;洗选中心党员突击队在“块煤率提升工程”中,历经72小时奋战,完成旧溜槽拆除及新溜槽主体安装,应用新技术增强产品竞争力。新疆能源通过党建赋能,精简业务审批程序11项,发文数量同比减少157份,会议数量下降18.7%,让基层干部职工轻装上阵抓生产。
清风聚力 驱动发展引擎
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新疆能源党委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将清风正气转化为能源安全供应、绿色低碳转型、科技创新突破、深化企业改革的发展动能,实现廉洁建设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
聚焦关键领域,围绕“迎峰度夏攻坚战”“疆煤出区”等重点工作,新疆能源通过相关机制开展专项巡察,发现并推动解决物资采购、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实现“监督—整改—治理”闭环,常规和专项巡视整改率分别达 95%、84%,推动从解决单一问题向治理一域延伸。
严管厚爱中,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研发投入1.6亿元,同比增长57.8%,构建“1个科技委+1个技术研究院+5个中心+N个创新工作室”的科研体系,加快推进“三心一室”煤炭研发基地建设。“煤基大宗固废生态综合利用”等项目进展顺利,发布“煤来渣往”产业协同固废综合利用行业标准3项,建成智能化装车系统、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1个煤矿建成全国中级智能化示范矿井,3个露天矿建成自治区中级智能化煤矿,5项成果获行业级科技进步奖,4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先进,以科技突破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清风护航,实干兴企。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彰显党建引领下的执行力。新疆能源制定年度十大项目管控清单,强化跟踪督办,在党员突击队攻坚下,岔哈泉一矿项目投决通过集团审查,红沙泉二矿项目核准申请上报,集团首个煤制气项目“准东每年20亿立方米煤制气工程”实现核准并全面开工建设,为能源安全筑牢支撑。
初心如磐 彰显国企担当
在和田地区和安县红柳镇,500吨民生煤温暖了各族群众的心;在于田县美丽宜居村建设现场,党员先锋队正加紧施工;万亩玫瑰花田里,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采摘……新疆能源党委以“党建+乡村振兴”为抓手,将南疆大地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田”。12名驻村干部的轮换接力,“凤兮果园合作社”等产业项目的持续打造,上半年220万元的销售额背后,是“输血”与“造血”并重的精准施策。为了让“源头活水”在美丽乡村汩汩涌流,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南疆大地绽放,新疆能源党委捐赠456万元助力3个村庄改造,投入近28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振兴的实践更显长远考量。15万株公益林的补植补种,林下药材种植的规模拓展,沙区农田整治的持续推进,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蹚出了“生态美、百姓富”的双赢路径。
“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项目”的荣誉加冕、连续八年获评自治区驻村工作优秀派驻单位的肯定,是新疆能源党委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发展的征程上写下的责任与担当。
“职工食堂的饭菜更可口了,‘明厨亮灶’让我们吃得放心。”这是基层职工的真实感受。新疆能源党委将作风建设与民生改善相结合,推进“健康国能”工程,完成6批次108名职工疗休养,投入2000余种商品的“职工超市”开业运营,“暖心工程”凝聚起全员干事创业的合力。
党旗高扬处,奋斗正当时。新疆能源党委将继续深化“旗帜领航”党建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贡献“能源力量”,书写新时代国资央企党建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