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怀揣报国心 铸就品牌路 ——国家能源集团以品牌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5年07月11日  甄广旭

■ 本报记者 甄广旭

品牌是企业形象的旗帜,更是社会责任的具象表达。7月3日,国家能源集团举办2025年品牌开放日暨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会上,系列成果引人关注:集团品牌价值攀升至3219.34亿元,稳居能源央企前列,22家子分公司品牌价值同步彰显;集团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十大案例集中亮相,全景展现责任担当。这一份份亮眼答卷,正是集团品牌实力与责任初心的生动注脚。

多年来,国家能源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品牌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三次视察集团公司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决策部署,锚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高质量创建卓著品牌”目标,深耕RISE品牌战略与CE·CE社会责任体系,秉持“能源可持续,世界更美好”追求,从能源保供稳民生,到绿色转型护生态;从科技创新强根基,到乡村振兴践初心,集团始终以“顶梁柱”的担当,将社会责任融入品牌基因,用实际行动诠释“国能”品牌的深厚内涵与时代价值。

践行保供使命

擦亮“国家能源”品牌

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直接关乎国计民生与发展根基。作为能源央企“顶梁柱”,国家能源集团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坚决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将“能源供应压舱石、能源革命排头兵”的使命镌刻于心、践之于行。

国家能源集团把安全生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从煤矿井下智能巡检系统全面应用,到电厂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平台搭建,集团以创新科技赋能安全管理,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入生产全流程,实现风险隐患智能识别、精准预警与高效处置。同时,通过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强化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在能源供应体系建设上,国家能源集团充分发挥一体化协同优势,煤炭、电力、化工、运输产业板块紧密协作,2024年一体化出区量日均99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在煤炭保供方面,通过智能化矿井建设提升产能;在电力供应领域,加快清洁能源项目布局,推进“擎源”行业首个大模型建设;在运输环节,全力守护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通道,成功开行3万吨级重载列车,获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效突出单位。2024年,集团煤炭销量、发电量、供热量、铁路运量分别占全国1/6、1/8、1/8、1/9。

面对极端天气、能源需求高峰等挑战,国家能源集团冲锋在前。冬季供暖季,每日对13个省区保暖保供情况动态监测;2024年在宁夏、河北等10多个省区市推动实施银川智能化集中供热等项目,投产后可新增居民供暖面积1.48亿平方米。电力供应紧张时期,电厂机组满发稳发,全力填补缺口。一次次保供攻坚,让“国家能源”“可靠担当”的品牌形象深植公众心中。

聚力绿色低碳转型

绘就“国家能源”品牌底色

在能源革命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国家能源集团以绿色项目为笔,将“清洁低碳”写入品牌基因,让“全球可持续能源典范”的品牌定位从理念落地为实景。

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集团坚持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建成4个亿吨级绿色生态智能矿区与9个国家智能化示范矿区。智能开采技术实现远程控制与高效作业;煤矸石处理系统让固废变废为宝;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工程使排土场复垦率达99%,实现“开采一片、治理一片、美化一片”。

清洁能源发展方面,集团秉持多元化、规模化思路,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水电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黄河上游的玛尔挡水电站作为首个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项目,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多种能源互补互济;宁夏腾格里沙漠的国内最大“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将荒漠风光资源转化为清洁电力,改善当地生态,成为全球典范。

在新赛道与新技术领域,集团积极布局战新产业。哈密“煤油气电化”综合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集成多项先进技术,引领综合能源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世界最大煤电机组熔盐储热项目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至30%;国内首个重载铁路加氢站投入使用,为氢能规模化应用积累经验。

攻坚科技高地

锻造“国家能源”品牌硬实力

科技创新是能源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国家能源集团将其置于战略核心,2024年研发投入增长4.2%,设种子基金开创央企科技金融赋能范式。优化“1+6+4+N”科研组织体系,实现多个领域从“0”到“1”突破,4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跻身国资委启航企业培育计划。实施“十—千—万”人才计划,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联合基金,建7家协同创新中心和4家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

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集团持续攻坚突破。新煤电百万千瓦二次再热技术机组热效率超49.5%,较传统技术降低煤耗10%以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燃煤电厂示范项目,年捕集二氧化碳50万吨;现代化高端煤化工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推动煤炭从燃料向原料转变。

集团深入实施“AI+”专项行动,获批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行业大模型领域链主企业。煤炭生产领域投用首个AI+全业务生产线,建成85套智能无人装车系统;煤质快检技术将检测时间从数小时压缩至分钟级,年节约燃料成本超亿元;智能发电控制系统实现千万级负荷实时调配,增强电网稳定性。

2025年6月28日,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发布,涵盖15个业务域、75个关键应用场景,具备四大核心功能。在电厂实施中,火电机组调配计划制定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5分钟,视觉识别违章准确率达85%,关键运行指标准确率超92%,验证了“用科技让能源更可靠”的品牌承诺。

履行社会责任

厚植“国家能源”品牌情怀

国家能源集团始终将履行社会责任置于全局突出位置,以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注入动能。

“宁煤救援”入选中央企业首批“十大服务品牌”。乡村振兴领域,集团帮扶9县累计投入无偿资金超3亿元、有偿资金13.8亿元,培训干部人才6.98万人次,帮扶工作连续七年获国务院国资委最高评价,公益基金会连续三次蝉联民政部全国5A级基金会。

产业帮扶构建“一县一特点”“一年一亮点”的乡村产业体系,建成产业示范园等项目,打造米脂小米等品牌;在9县投运“新能源+”项目,推广储水设备应用。2024年消费帮扶通过三大自有平台帮销农特产品3.6亿元(同比增68.5%),牵头凉山州活动销售额超8000万元,形成“产业造血+消费活血”闭环。

教育帮扶援建阿布泽鲁小学等学校,引入“空中课堂”;设立“金秋助学基金”等,资助超万名困难师生,援藏助学金助力1600余人圆梦大学;开展“领雁工程”培训技能人才,启动青少年足球公益项目。

民生改善投入1075万元打造宜居乡村,建成聂荣县桑瓦玉泽“零碳”示范村;推进碳汇林、生态林建设,实施黄河源头草场禁牧及人工种草;修建道路、供水项目等,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海外社区发展方面,“助学·筑梦·铸人”项目资助南非大学生304人;印尼“安妮的心愿”助学基金提供全程帮扶,展现全球责任担当。

公益慈善与应急救灾领域,集团公益基金会对外捐赠7.4亿元,救助“两病”患儿3.6万余人;20支专职及300余支兼职应急救援队五年实施救援1854次,营救500余人,挽回损失超20亿元。

集团通过年度可持续发展责任报告披露核心议题,2024年组织78家单位举办89场“走进国家能源,一起来RISE”活动,邀请1.63万人次走进企业,在希腊举办“新能源进校园”活动,增强利益相关者认同。

从“保供担当”到“绿色底色”,从“科技硬实力”到“责任暖温度”,国家能源集团将国家战略、行业使命、民生需求融入品牌全生命周期。面向未来,集团将锚定能源强国建设目标,持续发力,让“国家能源”品牌扎根产业报国土壤,闪耀服务人民征程,以“能源可持续”践行“世界更美好”理想。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