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不仅对发生地带来多方面影响,还会给全球天气气候带来不同程度的改变。
地球系统中,有17个气候敏感成员,分别是北极夏季海冰、格陵兰冰盖、海洋甲烷水合物、多年冻土、喜马拉雅冰川、南极西部冰盖、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北美西南部干旱、印度夏季风、西非季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变化、北半球(北美)森林、北半球(欧亚大陆)森林、亚马孙森林、冷水区珊瑚礁、热带珊瑚礁、南大洋海洋生物碳泵。
对于这些成员的变化变量、影响参数、阈值点和影响程度的认识,有些已经比较清楚,如格陵兰冰盖的主要变量为冰量,影响参数为温度,临界点为3摄氏度,时间范围为大于300年消融,将使全球海平面高度上升2~7米。但有些成员变化的机理尚不清楚,如ENSO在气候变暖下是强度变化增大,还是厄尔尼诺或拉尼娜事件发生的频率会改变?
在这些已知的全球气候敏感成员中,已有9个被激活。它们被激活将导致气候效应的正反馈机制发生作用。冰面融化降低地球的反射率进而导致地表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海洋生物死亡、海洋和大气循环模式遭到破坏,这些变化又影响全球温度和降雨量。气候改变可能导致森林死亡从而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引发地球上多个系统可能由碳汇变成碳源。这些敏感成员一旦被突破还将触发一系列级联效应,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推动更多敏感系统越过临界点,增加对人类生存与文明的威胁。(来源: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