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长三角再添保供“压舱石” ——写在浙江北仑电厂8号百万千瓦机组投产之际 2025年07月14日 

■ 本报特约记者 陆 烨

“5、4、3、2、1……”伴随显示屏上红色倒计时,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集控室内落针可闻,数十道目光如炬聚焦。7月6日11时18分,该厂8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的一刻,欢呼声、鼓掌声如潮奔涌,响彻祖国东海岸。

入夏以来,最强高温过程影响我国,7月4日全国日用电负荷超14亿千瓦,创历史新高。随着8号机组投产,北仑电厂以6400兆瓦装机,为迎峰度夏期间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强电力保障。

历史选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里程碑

从曾经的荒滩野涂到如今9台机组巍然屹立,实现了国内首家煤机耦合风电、光伏示范应用,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强电力保障。北仑电厂36年的精彩蝶变,折射出我国煤电企业发展的清晰脉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浙江经济进入战略转型关键期,随着用电量剧增,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很多企业出现“开三停四、开四停三”的状况。于是,浙江省决定加快火电工程建设。

1984年,北仑电厂选址尘埃落定。同年,成为我国首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火电厂。利用国外资金推动电力建设,依托进口设备提升电力工业技术,对标世界一流培养优秀电力人才,前行的每一步都具有示范意义。

1991年10月和1994年11月,随着一期2台600兆瓦亚临界机组相继投产,浙江电网迈上了大机组、大电网、超高压、自动化的新台阶。2000年,二期3台600兆瓦亚临界机组全部建成,北仑电厂首次成为国内最大火电厂。在浙江电力最紧缺的时候,全省每5盏灯,就有1盏由北仑电厂点亮。2009年,三期工程新增2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一次再热机组,北仑电厂第二次成为国内最大火电厂。2022年,该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项目扩建两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目前9号机组即将进入调试阶段,8号、9号机组全面投产后,全厂年发电能力超400亿千瓦时,将以7340兆瓦(老机组实现增容)第三次成为国内最大火电厂。

“在创建世界一流电厂的征程上,我们始终聚焦向‘强而优’转型、向绿色低碳转型、向市场化转型。”该厂党委书记、董事长丁连生介绍。截至今年6月,全厂累计完成发电量6700亿千瓦时,持续保持较好盈利能力;累计投入60多亿元推动清洁降碳改造,成为浙江省首家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试点企业。

敢为人先,推动新一代煤电升级提效

走进4台1000兆瓦机组的集中控制室,一整排显示屏跃动着生产运营实时数据。除9号机组外,该厂6、7、8号机组均处于高负荷运行。

显示屏上,8号机组供电煤耗为258.2克/千瓦时,相比6号、7号机组下降近30克/千瓦时。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分别为0.6毫克/标立方米、5毫克/标立方米、16毫克/标立方米,优于国标的5毫克/标立方米、35毫克/标立方米、50毫克/标立方米,比另2台百万千瓦机组下降约50%。

“我们投入近1.6亿元,对该机型实施10余项技术创新,在行业内率先开展低碳高效灵活协同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新一代煤电全方位提质升级。”该厂工程管理部负责人孙城说。

该厂遵循集团“全面领先、全面示范”要求,对机组的技术路线、设备选型、指标目标等,强化顶层设计和科学统筹。“此次我们采用的新一代高效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成本和能耗大幅降低,效果显著提升。”环保项目负责人韦性晟指着显示屏上数据介绍着。项目前期,该厂会同该集团龙源环保技术团队,研究在无湿除的条件下,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分别低于2毫克/标立方米和10毫克/标立方米。试运期间,8号机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最低值仅为0.4毫克/标立方米,领先同类型机组,为煤电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探索了有效路径。

该厂深入研究供电煤耗、低负荷煤耗攀升幅度、深度调峰最小出力、负荷变化速率、一次调频、启停调峰等指标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满足电网发展新趋势。“8号机组可在15%至100%额定负荷范围内实现灵活调节,且升降负荷速率峰值可达每分钟2.5%额定负荷。”该厂运行调试组负责人严仕军说。

利用多能互补和储能耦合等技术,该厂2台6.25兆瓦风电与47.57兆瓦光伏全部接入电网,实现绿电100%消纳,降低厂用电率0.2%。依托国产BIM、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工业5G网络等先进技术,建成智能发电与智慧管控双平台,全面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故障智能诊断、风险自动预警与优化控制。孙城说:“我们正在加快推动AI视频分析、黑灯车间、智慧燃料等项目,要让每一克煤释放最大效益。”

党建聚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东海潮涌,踏浪前行。

从单一煤电到火风光储多元联动,从亚临界、超超临界一次再热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随着机组迭代升级,北仑电厂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赋予了北电人强大精神力量。

“供货难是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长期泡在现场,孙城的脸晒得黑黝黝的。2024年下半年,全国多个基建项目施工进入高潮,导致设备制造、运输更加紧张。该厂与东方锅炉开展党委共建活动,做强党建引领“主引擎”,按下工程建设“加速键”,同心打造精品工程。

该厂工程管理党支部和东方锅炉项目管理中心党总支,联合成立了“提质效、创精品、树品牌”党员攻关队。从原材料供应、部件制造到发货运输,双方党员技术骨干以“快节奏、满负荷、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对锅炉部件实施全过程精细化把控。

作为党员联合攻关队成员的杨晓伟,长期蹲守成都东方锅炉生产本部。生产车间内,设备轰鸣、焊花耀眼,杨晓伟拿着图纸资料,细致了解采购材料的入厂验收程序、水冷壁管生产工艺流程等,与对方技术人员研讨如何优化工序。经协调统筹,材料入厂后边生产边检验,生产后的设备见证免入库,检验合格后直接装车,整套流程安全高效。

由于工艺需要,东方锅炉的生产室内日平均温度超40摄氏度,夜间室内温度也高达30多摄氏度。整整一个多月,党员骨干实施专项生产计划,24小时加班加点,以“东方速度”确保产品保质保量按期交付。

从西南大地到东海之滨,党旗在攻坚一线高高飘扬。8号锅炉一次高再出口集箱部件提前15天到货,高温过热器集箱部件提前12天到货,二次高再出口集箱共5批次部件提前7天到货,保障了机组如期投运。

站在新起点,北仑电厂满载希望和梦想,在打造“千万千瓦”能源基地和“千万吨级”供热基地建设中扬帆远航。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