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陈一鸣
人物小传:陈兵,现任国能锦界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高级工程师。他凭借卓越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成果,曾荣获国电电力三级红旗奖章、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设备管理领域成就斐然,获得第四届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特等奖、第六届中国电力设备管理特殊贡献奖及成果特等奖。
陕北初夏的清晨,阳光渐显热力。陈兵阔步走进办公室,案头文件整齐码放,等待批阅。陈兵随即投入工作,新一天的忙碌就此开启。作为国能锦界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一年半来,陈兵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满足于‘过得去’,就永远‘上不去’!”部署会上,陈兵掷地有声的话语,拉开了国能锦界公司“提高工作标准、助力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的序幕。在各业务部门高标准的工作态势下,国能锦界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超5400天的优异成绩,六台机组连续三年“零非停”,圆满完成重要时段保供任务。2024年共清理往来款292笔8592万元,节约采购成本5254万元,回收利用废水212万吨。2024年,国能锦界公司首次获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国家能源集团“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先进集体、治理示范企业。
今年5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中,国能锦界公司5号机组高效通流改造及15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以专题形式播出。作为传统能源企业,国能锦界公司的转型不是选修课,而是关乎生存发展的必答题,陈兵的低碳转型蓝图清晰而坚定。2024年,国能锦界公司全年投产4个新能源项目、5座汇集站,新获取指标101.5万千瓦;2025年,公司管理口径总装机突破500万千瓦。荒原之上,光伏板列阵如海,风机叶片破空长吟,国能锦界公司绿色版图坚实铺展开来。
在沙柳生物质耦合燃煤机组降碳发电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的建设征程中,陈兵率先垂范,组织党员先锋队冲锋在技术瓶颈攻关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如今,国能锦界公司新型生物质燃料完美适配传统燃煤机组,每年掺烧沙柳生物质10万至20万吨,减少燃煤量5.7万至11.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8万至29.6万吨,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崭新路径。
效益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陈兵牢牢抓住这条“生命线”。为啃下“电厂至煤矿主井直供电”这块硬骨头,陈兵多次带队拜会地方政府领导,赴能源主管部门及电网公司进行沟通协调。在他的有力推动下,该项目顺利落地生根。2024年,电厂至煤矿主井直供电源成功切换,一次送电圆满成功,公司每年将为煤矿主井35千伏电站提供约5000万千瓦时的稳定电力保障,每年可节约生产电费支出近2200万元。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陈兵带头精简会议、压减简报,推行“多会合一”,规范调研工作,优化检查考核,整合多头重复的台账报表,让干部员工轻装上阵。他精心部署先进典型选树工作,组织编撰《奋进·锦能2024群英谱》,系统梳理并生动讲述了过去一年在公司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的感人事迹,这些知责于心、担责于行、实干兴企的先进个人与团体,成为全体锦能人的鲜活教材。
陈兵以厂为家,甘于奉献,始终在思考如何带领国能锦界公司加快向“强而优”转型,向绿色低碳转型,向市场化转型。他用一颗新时代共产党人最质朴的初心,书写着实干争先的奋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