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煤海深处的追光者 2025年07月16日 

■ 本报通讯员 王丽霞

人物小传:李伏海,现任宁夏煤业羊场湾煤矿综采三队队长。三十载煤矿生涯锤炼出他坚毅的意志、过人的胆识,积攒了丰富的采煤经验。在乌金翻滚的峥嵘岁月中,他始终坚守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凭借超乎常人的决心和毅力,把最美的芳华奉献给矿山,留下熠熠生辉的奋斗足迹。

在羊场湾煤矿千米井下,采煤机的轰鸣声与矿灯下闪烁的微光交织成一曲奋斗乐章,有一个身影在巷道内来回穿梭,用沾满煤灰的双手精准调控设备,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化解生产难题,以赤忱无私的情怀凝聚团队力量,他就是羊场湾煤矿综采三队队长李伏海。

李伏海出身基层,深知技术对于煤炭生产的重要性。工作之余,他刻苦钻研煤矿开采、机电设备、安全生产行业规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成为一部行走的采煤“活字典”。他积极引进电子围栏、轮式单元支架车等新装备,对单元支架进行电液控升级,经过二次改造实现了机械破顶,避免人员近距离操作设备,减少上、下隅角强制放顶的频次,提高了职工安全作业系数。2024年以来,先后完成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防崩装置等创新项目6项,组织开展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底板整形补焊等小改小革、修旧利废120余项,累计创效500余万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区队的掌舵者、全队职工的主心骨,李伏海一次又一次带领区队“黑哥”们攻克生产难题。今年4月,140203综放工作面遭遇自建矿以来最复杂断层,顶板管控难度大、断层处岩石极其坚硬,采煤机截割困难,只能采取“蜗牛式”运行,对全矿原煤生产任务造成了极大影响。面对被动局面,李伏海凭借几十年在煤海摸爬滚打的经验,上完早班上夜班,每班都在工作面上下奔走十几趟,最终提出“浅吃刀、带小刀”的截割方法,不仅保证了断层段的顶板完整,杜绝了漏顶、冒顶现象,还降低了设备故障率,采煤机截齿、破碎机刀齿损耗率同比下降二分之一,累计节约维修费用20余万元,工作面提前7天顺利通过了断层区域,为以后采煤工作面通过同类型断层积累了宝贵经验。

以技术立身,以威信扬名。李伏海的大名不仅在本矿广为流传,就连兄弟单位遇到采煤难题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2023年9月,兄弟单位综采工作面出现倒架,处理无果后,紧急向李伏海求助。正在吃饭的李伏海当即放下碗筷,毫不犹豫驱车赶往五十公里外的现场,一头扎进工作中,打戗柱、垫枕木、维护顶板……连续奋战18小时,其余人换了两批,而他始终紧盯现场。在李伏海的带领下,工作面恢复了正常生产,兄弟单位的难题得到了圆满解决。类似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救火队长”。

工作中,李伏海是铁面无私的“安全指挥官”,坚持“隐患不过班”;工作之外,他是职工的“知心大哥”,班前察言观色,班后家访谈心。职工郭朝全的妻子突发疾病,李伏海发动全员为郭朝全捐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让他能安心上班。职工姚辉因家庭矛盾意志消沉,李伏海连续一周入宿陪伴聊天,使其解开心结,重燃干劲。

李伏海还注重培养新人,充分利用一线工作经验开展“传帮带”,挑选优秀苗子到关键岗位重点培养,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他们。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多名职工成长为技术娴熟的操作能手。“队长总能把我们拧成一股绳,有他在,我们干活儿就特别有劲。”这是全体综采三队职工的心声。

三十年扎根煤海,李伏海用坚韧执着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与管理者的责任担当。正如他常挂嘴边的话:“共产党员的考场就在井下千米巷道。”这份煤海深处的追光之旅,照亮了更多奋斗者的前行之路。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