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和军徽,是军队的重要标志。我军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创建后,直到22年后,才有了全军统一的军旗、军徽,即人们熟知的“八一”军旗和“八一”军徽。
我军一开始并没有自己的军旗,南昌起义部队使用的仍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帜,各地起义军的军旗也不统一。1927年9月初,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设计了军旗样式:旗幅为红色,象征革命;中央为白色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星内嵌交叉的镰刀斧头,表示工农大众紧密团结;靠旗杆一侧旗幅的白布条上竖写“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此后,中国工农红军的军旗样式曾作过多次修改,但组成军旗的基础图案(五角星、镰刀、斧头或锤子)和鲜红的旗色没有变。1930年4月,中央军委发布的《关于红军各级军旗的规定的通知》中,规定旗幅上方增加横写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字样。1931年3月,中革军委颁布《苏维埃和群众团体红军旗帜印信式样》,红军军旗的镰刀斧头改为金黄色镰刀铁锤,五角星由白色改为金黄色。然而,这种军旗也只使用到1937年。
抗日战争开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使用国民革命军的旗帜。解放战争初、中期,人民解放军各个部队都使用红旗,即没有图案和字样的素面红旗,当时全军也没有统一的军旗。至于军徽,由于受战争形势制约,从1927年建军后,我军就一直没有制定自己的军徽样式。
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全国战局发生巨大变化。在周恩来提议下,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研究决定,由周恩来以中共中央名义起草一份指示电,于1948年2月21日发给各中央局、分局、各军区、各野战军前委,征求对设计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帽花和臂章的意见。经过3个多月努力,总共征集到500多种军旗设计样式。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导审阅后,均认可军旗用红底、旗上有五角星的设计,象征着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毛泽东还提出,军旗上要有“八一”两字,表示南昌起义是建军的日子。
经过多次研究修订,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规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军旗旗面红底,长方形,横直为5∶4,靠旗杆上方缀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两字;军徽为镶有金黄色边的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
“八一”军旗和“八一”军徽自公布使用后,既是全军的,也是陆军的。因为当时我军为单一陆军,还没有其他独立军种。新中国成立不久,空军、海军领导机关先后组建,成为独立军种,并在“八一”军徽基础上先后设计使用了各军种军徽。而各军种的军旗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1992年9月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公布在“八一”军旗基础上设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军旗样式。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正式成立,并启用火箭军军旗。
(来源:中国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