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虎威
在电影艺术的长河中,以抗战历史为题材的作品犹如璀璨星辰,以独特的方式再现那段波澜壮阔、血泪交织的岁月。而《南京照相馆》宛如一颗别具一格的明珠,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以其细腻入微的叙事、震撼人心的情感表达和深刻厚重的历史洞察,成为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影像记忆。
影片将视角聚焦于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吉祥照相馆,没有宏大战争场面的喧嚣与震撼,而是通过一群平凡小人物的命运沉浮,折射出整个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的挣扎与抗争。导演巧妙地运用“照相”这一独特元素,将其作为贯穿全片的线索。它既是侵略者记录虚假亲善和掩盖暴行的工具,也是见证历史真相、守护民族记忆的武器。胶片上的每一个画面,都承载着战争的残酷,随着暗房里照片的逐渐显影,一段被尘封的历史也在观众眼前缓缓展开。日军送来冲洗的胶卷中,既有杀人竞赛的血腥场景,也有强迫百姓摆拍的“亲善照”,这种强烈的反差,深刻揭示了侵略者的虚伪与残暴。而主角们为了保护这些罪证底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英勇无畏与坚定信念,在历史的暗房里显影出人性的光辉。
在人物塑造方面,影片摒弃了简单的脸谱化处理,赋予每个角色鲜活的生命力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日军摄影师伊藤出身名门,外表儒雅,言谈间对中国文化似乎充满热爱。正是这样一个看似文明的人,却用相机记录下最野蛮的罪证,当发现底片被调包时,他的疯狂与狰狞暴露无遗。
电影中的场景设计与画面构图也极具匠心。吉祥照相馆内,昏暗的灯光、陈旧的布景,营造出压抑、紧张的氛围;暗房里那一抹红色的灯光,在黑暗中闪烁,象征着希望与抗争的火种,从未熄灭。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南京城废墟画面,残垣断壁、满目疮痍,与昔日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让人痛心疾首;当主角们冒着生命危险运送底片时,镜头对他们坚毅面容的特写,展现出不屈的民族精神。这些精心构思的画面,不仅增强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更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庄严。
影片从人物的服装、道具,到南京城的街道、建筑,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华群女士与拉贝先生,以及日军掠夺并带走南京城墙砖石等行为,使影片更具历史质感和可信度。
《南京照相馆》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佳作。它以小见大,通过小小的照相馆,展现了整个民族在抗战时期的苦难与抗争、牺牲与奉献。它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暗房里,即使身处绝境,人性的光辉也从未黯淡,民族的记忆也永远不会被磨灭。我们应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守护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繁华安宁的世界。
(作者单位:胜利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