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深刻理解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5年08月15日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经过20年丰富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原则、全党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它科学阐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刻揭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发展和保护协同的新路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需要从历史、理论、实践与制度等维度深刻理解与把握这一理念的丰富内涵,努力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局面。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到浙江工作后,习近平同志在《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一文中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词汇,在余村考察时正式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并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演讲中全面系统阐述对“两座山”关系认识的三个阶段。这是对中国发展阶段深刻变化的历史性回应,前瞻性地把握了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标志着反思并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老路,以主动的历史自觉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径。党的十八大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国家战略,“双碳”目标引领绿色发展转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重塑发展逻辑、指引绿色转型的重要理论和行动指南。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涵不断丰富,优美生态环境日益成为最普惠、最迫切、最重要的民生需求。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守护自然珍宝……一系列关乎民生“呼吸之间”“开门可见”“可感可及”的行动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的执政根基深植于青山绿水之间,使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在绿色发展中持续巩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其深邃的哲学洞见和强烈的实践导向,打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规律,为化解发展与保护难题提供理论指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虽源于中国实践,却回应时代之问、世界之需,为人类文明转型贡献了宝贵智慧,彰显了其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价值。(来源:学习强国)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