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记者 付兰伟 通讯员 段 瑞
“请大家各就各位,注意抽水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检查排水管路有无漏水,启泵!”
8月14日11时50分,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洪涝灾害现场,乌海能源救护大队队长袁永年一声令下,抽排水车轰鸣启动,泛黄洪水顺着管路排向泄洪区。指战员们抹去汗水,望着不远处沦为汪洋的农田——树木仅露泥浆覆盖的树冠,更觉肩上责任之重。
近日,特大暴雨致托克托县遭遇严重洪灾,家园农田被淹。虽然群众生命安全得保,但大面积积水阻碍重建,哈素海水库超库容700万立方米,下游城镇和农田仍存在洪水威胁,排涝抢险工作迫在眉睫。
8月13日13时30分,乌海能源救护大队接到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下达的救援行动指令后,救护大队大队长袁永年带领12名指战员携5台救援车辆,于当日15时10分火速出发,次日凌晨2时抵达灾区。因夜间地形复杂,队伍就地休整待命。
8月14日清晨,袁永年到总指挥部了解现场情况、领受排涝任务后,带领全体指战员勘察地形,制定排涝作业方案,明确人员分工。同时,战训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措施,并组织全体队员认真学习。一切准备就绪后,指战员们驱车来到总指挥部指定的排涝抢险位置,袁永年再次向大家叮嘱各项安全注意事项,随后,按照之前确定好的两个小组,迅速投入到抢险救援行动当中。
“星辰,艺珉,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接管的时候,一定要把法兰拧紧,别一启泵,水到处乱流,咱们还得返工!”救护大队乌达中队中队长赵强一边和队员武福强合力抱起直径30多厘米的排水管向泄洪区域搬运,一边叮嘱正在接管的队员。不远处,袁永年正和几位队员检查排水车各部位设备运转情况,确保启泵后能顺畅排水。
入秋的骄阳下,洪水区域暑气蒸腾如蒸笼,蚊虫肆虐叮咬。指战员们奋力协作,一上午完成准备工作,顺利启泵。
因水量巨大,抢险实行24小时轮班制,昼夜温差悬殊,从正午酷热到深夜寒风,大家始终坚守巡查,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截至8月15日12时,在乌海能源救护大队全体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排水量已达到91200立方米。看着洪水威胁渐减,满身疲惫的指战员们心中暖意涌动,更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