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点燃心中的火种 2025年08月18日 

■ 宋小晶

八十多年前的中国布满了谜团,当埃德加·斯诺孤身穿越封锁线抵达陕北苏区时,怀揣着对“红色中国”的无数疑问。1936年的世界,对中国共产党与红军的认识几乎被扭曲与谣言蒙蔽,而《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不朽之作,正是斯诺以无畏勇气和赤诚之心,为世界凿开一扇真实窗口的见证。

1936年,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斯诺带着对未知的渴望和对真相的追求,踏上了这段旅程。当斯诺踏上黄土高原前,外界对红军的描述充满“杀人放火”“共产共妻”的妖魔化想象。他目睹的现实却截然相反,红军战士纪律严明,他们宁可挨饿也不拿农民一个红薯,军民关系水乳交融,农民为红军送粮送水,如同对待自家子弟。斯诺以客观之笔写下红军“官兵平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真实面貌,如锋利的刀刃割裂了层层谎言织就的帷幕,让世界第一次清晰地看见红星照耀下的中国。

斯诺的语言很平实,他笔下的领袖与战士是充满温度的真实生命。毛泽东窑洞前捉虱子的风趣,周恩来温文尔雅却意志如钢,朱德如农民般朴实而坚毅。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些“红小鬼”,稚气未脱却目光炯炯的少年先锋队员,背负着远大的理想与担当。这些鲜活个体共同书写着一个群体的精神图谱——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理想甘愿忍受饥饿、寒冷乃至牺牲生命。斯诺捕捉到这份理想主义的光芒,让它穿透时空,至今灼灼闪耀。

八十余载光阴流转,斯诺当年笔下的那片红色土地早已换了人间。然而当历史的尘埃落定,《红星照耀中国》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一段扭转乾坤的峥嵘岁月,更在于它铭刻下理想主义最纯粹的样貌——一种为信念甘愿燃烧生命的热忱,一种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永恒立场。

今日捧读此书,那些在窑洞油灯下、在雪山草地上、在枪林弹雨中闪耀的理想光芒,依然能点燃我们心中的火种。当物质丰盈而精神偶感困顿之际,红军战士为理想忍受苦难的坚韧、领袖人物在困境中运筹帷幄的智慧、普通军民间鱼水情深的信任,都如星辰般指引我们穿越迷雾,让我们在闪耀红星的照耀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山东蓬莱公司)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