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福哲
电影《731》上映前,黑暗的地下室、生锈的铁栏杆、浑浊的滤水器、阴森的细菌培养箱、恐怖的防毒面具等在预告片中逐一浮现;当“你若记得,我便活过”的血色誓言穿透历史时空,回响在当代观众的耳畔,会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
作为一名历史电影爱好者,我一直关注着这部电影的最新动态。今年5月4日,央广总台央视电影频道《爱看电影嘉年华》栏目播出了剧组主创团队访谈。据导演赵林山透露,电影《731》的剧本创作始于2012年,但因题材敏感和环境不成熟,直到2017年才正式启动项目。4年后的2月5日正式拍摄,2022年1月26日杀青。而到最后的预映定档,前后历时13年,这在国产电影中是罕见的。本着对历史对观众负责的态度,主创团队知道这样题材的电影不能“随便拍”,而是要“让历史自己发声”。
为了真实地反映那段不忍直视的屈辱历史和故事情节,主创团队顶着重重压力奔赴国内各地和日本、美国等地挖史料、寻物证,其中赵林山2018年在日本调查取证时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印象最深。当时他在千叶县石井四郎(七三一部队创始人和部队长)墓前遭遇其家属阻挠,对方声称:“被打的人忘了,打人的还要记得吗?”我相信,这句话不仅刺痛了主创团队,也刺痛了所有和我一样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心。
很多人看过宣传片后,觉得电影画面太过血腥,太过残暴,太过恐怖。其实了解历史的人都清楚,真实的历史远甚于影视作品所能展现出的。但是换个角度,只要我们想象一下当年的那些受害者:他们有没有觉得自己所经历的场面太血腥、太残暴、太恐怖?
七三一部队罄竹难书的邪恶历史,记载着中国人民屈辱的过去和悲惨的记忆。我有一套日本学者森村诚一著作的《恶魔的饱食》,其中记载七三一部队曾用人类活体做“绝食实验”“母爱实验”“冷冻实验”“干燥实验”,甚至用婴儿来测试母体传染病毒……据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开档案的可靠记载,1933年至1945年间,至少有3000名中国平民、战俘以及朝鲜、苏联等国际受害者被用于冻伤、鼠疫、毒气实验,90%以上活体解剖时未使用麻醉剂。今年7月7日,该陈列馆首次在国内公布七三一部队原队员胡桃泽正邦的完整版口述证言视频资料。在视频中,他供述了七三一部队从事人体解剖、开展人体实验以及实施细菌战等一系列罪行:“我解剖了300个人体,其中有三分之一曾被(作为标本)保存下来,其余的都烧了。我们解剖的时候,人还是温热的,有血喷出……”
而当1945年8月战败时,日军竟然秘密销毁证据,对约300名健康实验者注射毒剂或枪杀,用炸药炸死最后一批在押人员,仅有3人侥幸逃生。战后,他们利用精心保留下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美国作了肮脏交易,从而得到庇护。而七三一部队的所有成员,全部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没有被问责,没有被定罪,没有被惩戒,以至于那段历史的真相始终未大白于天下。
1933年8月,日军在哈尔滨南郊平房区建立秘密基地,这支代号为“石井部队”“加茂部队”的恶魔军团以研究“防疫疾病”“饮水净化”为幌子实施惨绝人寰的活体实验,进行细菌武器研制和生产。这里一天能够生产高达2吨的细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细菌生产工厂。今天,电影《731》用光影完成了对历史的庄重回应。正如导演赵林山所说,我们不是在贩卖苦难,而是希望通过影像唤醒国际社会对战争伦理的思考。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是神圣的,历史不容篡改。在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伟大时刻,电影《731》能够让我们在回顾和铭记历史的同时,珍惜当下、展望未来;在感受灾难和痛苦的同时,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尽管每次回望触摸那一段带泪带血的屈辱历史,都令人倍感痛楚,但我们要牢牢铭记那些历史的伤痛,将从中汲取的经验教训转化为珍爱和平的自觉和维护和平的担当,转化为中华儿女捍卫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转化为亿万华夏儿女共创历史新篇章的磅礴力量。
你若记得,我便活过。
是的,我们不会忘记!而且要代代相传。每个人都应该深刻理解,今天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为了那些勇往直前的革命英烈,为了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仁人猛士,为了那些无辜死难的平民百姓,为了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为了子孙后代永远不再遭受蹂躏……
(作者单位:天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