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从开工建设到联合试运转,从“八大项目”验收到全面竣工验收,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建设项目跨越二十余载长跑接力—— 攻坚“不可能” 啃下“硬骨头” 2025年10月22日 

■ 本报特约记者 王 婧 通讯员 惠伊宁

10月19日,当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时,骆驼山煤矿党委书记、矿长吕文波长舒一口气,“我们离正式投产又近了一步!”望着窗外的矿区,他满是感慨。从2004年项目启动,到2024年联合试运转,再到如今竣工验收,这条路,他们走了二十多年。

“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八大验收’,这是矿井从‘试运转’迈向‘正式投产’的必经之路,更关乎矿井未来发展走向!”2024年12月12日,骆驼山煤矿正式联合试运转当天,矿长在会上敲定了重大决策。清单上的八个验收项目——环保设施、水土保持设施、消防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洪设施、档案、节能、安全设施验收,每一步都踩着政策变化的节点,每一关都在攻克二十年里遗留的难题。

清单里的“硬骨头”:

双轨验收与“找图纸”大战

节能验收因项目立项于2006年之前,国家政策尚未强制要求,最终以能源审计报告代替批复;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从2024年10月启动,今年4月顺利公示,算是“走得最顺的一项”;最难啃的“硬骨头”非消防验收莫属。

“我们地面办公楼、公寓楼、联建楼都建于2009年,可消防验收标准在2015年后全面更新。”工程管理科科长惠伊宁摇头苦笑,“如果按新标准验收,过审非常困难。”手里的消防验收报验文件,纸页边缘已被反复翻阅磨出毛边。

2025年初,验收专班第一次对接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委时就碰了壁:“建筑物消防间距、喷淋系统配置都不符合现行规范,怎么验?”惠伊宁急得直跺脚。转机出现在四方协调会上,由工程管理科牵头,组织消防专家、设计院和区住建委领导进行商谈,最终拍板“老建筑按老标准,新建的按新规”,双轨并行进行验收!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持续三个月的“找图纸”攻坚战。经历二十载人员更替,当年的建筑图纸大多缺失。“我们在档案室翻了整整半个月,从积灰的铁皮柜里扒出一堆泛黄的底图,有的还缺了角。”生产指挥中心刘君回忆道,“我们重新招标第三方,一边补画图纸,一边现场测绘,光审查修改就跑了五趟设计院,终于将所有图纸补齐。”

2025年4月,当消防验收合格的批复文件传到矿上时,工作人员不禁欢呼起来——这个跨越标准更迭的验收,成了八大验收里第一个啃下来的“硬骨头”。

巷道里的“金点子”:

让旧巷道“重生”

在骆驼山煤矿井下深处,一条曾被计划永久密闭、长度为472米的采区皮带上山,如今成了“明星工程”——这里被改造成了远距离供液硐室,整齐排列的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为整个采区的3个采煤工作面服务。

“这个金点子最早来自副矿长崔建昌的建议。”惠伊宁蹲在巷道口,指着墙上挂着的地质素描图说,“他从2011年就在矿上,比谁都清楚这巷道的构造。7月初我们开会,他提出:这巷道闭了可惜,国有资产不能浪费。”

该巷道密闭近十年,内部积存有害气体,启封风险较大。矿领导班子牵头,组织生产技术科、通防科、安全监察科一起商定方案:先编专项启封措施,再由公司救护大队监测瓦斯。启封那天,救护队员先在密闭墙上打了个小洞,往里送风排瓦斯,“我们守在外面,心始终悬着,每隔半小时查看一次气体标准。”

当监测结果显示正常时,等候多时的职工立即开始拆墙、清淤、安装设备,硬是把一条“废巷道”改成了实用的硐室。“现在采面不用再单独放泵站了,既方便了生产,又节省了预算资金。”说起这条巷道,崔建昌眼中有光,笑意难掩。

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骆驼山煤矿提出“家文化”建设理念。铺设五公里沥青路方便职工出行,以艺术绘画装饰硐室与巷道……点点滴滴的暖心举动,让干部职工凝聚起“劲往一处使”的蓬勃力量。

攻坚“不可能”:

全员拧成一股绳

“这哪是水泵房?简直是个地下大礼堂!”站在刚刚开挖成型的抗灾排水泵房里,吕文波仰头望着14米高的穹顶,忍不住惊叹道。

惠伊宁头顶的矿灯光束在泵房里划出弧线:“这个断面积68.1平方米的抗灾排水泵房,在西北地区绝对数一数二,施工难度也是前所未有。”

如此大的工程,耗费的精力可想而知。

“我们对泵房进行分层施工。”生产技术科科长赵悦文介绍说,“就像切蛋糕——先施工上面6米巷道并做好支护,巷道底板采取斜坡开挖方式施工宽3.2米、长36.5米、深8米的水泵井,然后再支护,最后统一浇筑钢筋混凝土。”

如此大的空间,混凝土浇筑是最大难点。使用定制模板整体浇筑,要求模板要稳、浇筑要匀,不能有丝毫偏差。“三个月时间,技术人员几乎天天待在井下。”赵悦文回忆道,“记得有一次,模板出现轻微位移,整个浇筑被迫暂停,我们从下午三点一直研究到晚上九点。最后决定返工,在质量面前,不能妥协。”

如今,泵房混凝土墙面平整如镜,设备排列整齐,管线布设井然有序,被矿工们誉为“地下工程的艺术品”,承担着整个矿井的排水重任。

整体项目竣工验收,意味着矿井安全生产许可证近在咫尺。

这场跨越二十余载的长跑接力,终于迎来了里程碑式的节点。骆驼山煤矿整体项目竣工验收圆满收官,不仅是对工程质量的全面检验,更是对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深刻洗礼,让这座历经坎坷的老矿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国家能源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