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破障三十六计”铸就安全盾 2025年10月22日 

■ 本报通讯员 戴 劲

“邢师傅,您再仔细看看,这张图挡住的部分到底是哪类违章?”

日前,国电电力舟山海上风电安健环部主任励挺拿着激光笔,在投影幕布上圈出一个模糊的施工场景。台下,各岗位人员纷纷陷入思索,猜测图片背后的真实场景。

这是近期国电电力舟山海上风电开展反违章“擂台赛”的活动现场——“盲识违章”测试。为开展好这次活动,励挺把上级公司今年通报的36起违章案例做成PPT,每张幻灯片都做了特殊处理:关键违章部位用色块遮挡,只留下作业环境、人员站位等背景信息。用他的话说,“今天我们当一回医生,给这些违章行为来一次会诊”。

外委承包商员工邢志刚盯着屏幕上的图片,“……是工具摆放不规范?”他犹豫着开口,台下立刻传来低声议论。励挺没直接否定,而是去掉了遮挡。画面里,工人的脚边赫然躺着一根裸露的电缆,正贴着水泥袋边缘延伸到配电箱。

“邢师傅,您看漏了关键隐患。”励挺的声音不高,却让全场瞬间安静。

邢志刚猛地坐直身体,感叹道:“只顾着看乱糟糟的工具了,原来敞开的配电箱门才是关键啊!”

“没错,这张图片大家最关注的还是表层现象,那些细微处却没察觉,这也警示我们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要多思考一层,着重关注每一处细节,全方位把好现场安全关。”励挺的话让在场人员连连点头。

活动结束后,安健环部现场讲解了“破障三十六计”PPT图册,每个案例都配备现场照片、整改前后对比图,还有违章原因的深度分析。“以前总觉得反违章是应付检查,今天才明白,这些案例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保命的提醒。”承包商队伍的年轻安全员饶娄乾翻着图册,忍不住跟身边的同事感慨道。

其实,这样的沉浸式安全教育早已成为舟山海上风电安全管理的常见手段。

该公司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表单化、数智化”管理重大风险点,实现综合有效管控。修订隐患查治奖励机制,鼓励员工通过“随手拍”方式上报隐患,形成“发现——评估——整改——验收”闭环管理。制定综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实战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设置趣味游戏“错误流程找茬”,在互动中掌握除颤仪使用及急救全过程。“安全微家书”则让让安全意识从企业延伸到家庭,形成更稳固的安全防护网。

安全之声持续入脑入心。改变,在细节中悄然发生。

数日后,一位承包商班长举着打印出来的“破障三十六计”PPT图册,对组员进行班前交底:“这种双钩挂法,就是图里第7条‘两个挂钩挂在同一个锚点上’。大家要注意,可不能拿命开玩笑!”

另一名组员拿着稍有磨损的防坠器说道:“班长,这个像第22条‘不合格工器具’,请鉴定一下。”

看到此景,励挺不禁说道:“当大家自己能识别‘雷区’,将隐患挡在出发之前,我们的安全之盾才算真正铸成。”

风起潮涌,巨轮启航。那份“破障三十六计”PPT图册,已从一纸清单化作深入人心的行动准则,为每一次出海保驾护航。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