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从秦砖汉瓦到盛世繁华,长城从未改变,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心中的信仰—— 不到长城非好汉 2025年10月22日 

■ 屈 佳

国庆节清晨的阳光漫过燕山山脉时,我和朋友已站在八达岭长城脚下。抬头望去,青灰色城墙如巨龙盘踞山脊,砖缝里嵌着岁月痕迹,风拂过,似能听见千年前戍边将士的铠甲轻响——这是中华大地最厚重的国庆仪式,我们踩着晨光,奔赴这场与山河的约会。

沿石阶向上,每一步都像踩在历史脉搏上。城墙外侧垛口整齐排列,部分砖面留着模糊刻痕,或是百年前游人印记,或是工匠当年记号。朋友拍着我肩膀,指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题字笑道:“上学总背这句话,今天总算亲身体会了!”石阶虽陡,我们却一路说笑,累了喝水、偶尔合照,镜头里的长城与笑容成了国庆节最鲜活的记忆。沿途游客络绎不绝,互相搀扶的老人、说着不同语言的外国友人,脚步声与笑声交织,满是节日的热闹气氛。

走到半路歇脚,倚着斑驳砖墙眺望,群山层叠、林海翻涌,阳光将连绵城墙染成温暖金色。朋友指着远处烽火台,忽然提起课本里的历史:“以前没觉得,现在才懂古代靠烽火传消息多么不易,守边人多么辛苦。”我点头附和,指尖划过城墙,千年前戍边人凭它护家园,如今我们登它看山河,不同时光里,藏着同样的家国情怀。

越往上风越烈,却吹不散心头热。站上最高处烽火台时,整个山谷在眼底铺展。朋友举国旗,朝着群山大喊:“祖国万岁!”声音在山谷回荡,旁边游客纷纷鼓掌、举起手机进行拍摄。我拍下这一幕,望着山河忽然想起博物馆里的秦代瓦当:从秦砖汉瓦到盛世繁华,这片土地上的长城从未改变,是城墙,是守护,更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心中的信仰。

下山时,夕阳斜挂西天,将长城影子拉得很长。我们额头上渗着汗,聊着方才的风景:“下次换个季节来,听说秋天红叶配长城特别美!”

其实,国庆节的意义,从来不只是假期游玩。就像脚下的长城,它不是冰冷的砖石,而是活着的历史——见过烽火狼烟,也见过盛世繁华;承载过先辈坚守,也见证着我们的幸福。朋友边走边说:“以前觉得爱国是大道理,今天才明白,爱它就是爱这山河,爱风吹过城墙,带着山间草木香。”我看着并肩的朋友,望着渐暗天色里亮起的零星灯火,忽然懂得:所谓家国,就是脚下每一块砖、眼前每一片山,还有身边能共登长城、聊山河的挚友——这是先辈守护的山河,也是我们要带着热爱一直走下去的路。这个国庆,和朋友同登长城,才算真的读懂“山河无恙”四个字的重量。

这趟长城之行,不仅是与历史的对话,更是对当下幸福的珍视——我们站在先辈守护的土地上,享受着他们曾期盼的和平与繁华,而这份美好,也该由我们接力守护,让千年长城继续见证。

(作者单位:榆林化工)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