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赵晓静
“我们是全市首批‘无废工厂’单位,也是安徽公司第一家‘无废工厂’。我们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全过程开展专项自主排查,统一纳入日常管理范围,不遗漏关键环节,不忽略污染物,不放过隐患点,这是我们强化危险废物管理的一贯要求。”5月13日,安徽公司马鞍山电厂党委书记项棵林对来厂调研的民营企业家介绍说,“我们不仅关注企业本身打造‘无废工厂’,还全力支持地方政府消纳11家市政水处理厂的污泥,助力打造‘无废城市’。”截至5月10日,该厂年累计掺烧城市污泥达25000吨,取得掺烧收益191万元,让往日废弃的“黑污泥”变为发电“金疙瘩”。
按照城市“无废细胞”创建方案及评估细则要求,该厂成立“无废工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践行“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加强科普宣传,落实创建方案要求,从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活垃圾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与规章制度等方面着手,加强绿色生产与源头控制,规范绿色采购、绿色供应链管理。做好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贮存、转移、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确保固废处置、利用依法合规。投资建设城市污泥掺烧系统,成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承担全市11家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处置工作,成功消纳全市污水处理设施波峰增量期间污泥量,仅2023年成功处置污泥6万吨。
该厂高质量完成绿色标杆码头建设,通过建设投入智能岸电系统、智能垃圾回收系统、无人斗轮机、无人卸船机、无人清仓作业、码头面无人清扫车等一批5G智慧项目,同步开展全厂废水综合治理、含煤废水回收循环利用、卸船机喷雾抑尘、升级环保抓斗、码头面径流水回收、全封闭煤棚建设、输煤栈桥全线环保整治等项目改造,有效提升码头环保水平,实现“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不让一滴废油落入长江、不让一粒粉尘飘入长江”,受到环保、海事、船舶等部门一致好评。
2014年以来,该厂连续9届获评安徽省“环保诚信企业”荣誉称号,始终以“节约、清洁、安全”推进“安全可靠、绿色低碳、成本领先”,大力推进脱硫脱硝设施、废水综合治理、液氨改尿素等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提升环境保护技术水平。同时,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开企业环境保护信息,每年举办企业开放日,接受周边企业、高校、社区、人大代表等监督,为马鞍山市建设“无废城市”再添新筹码。
一直以来,该厂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核心地位,对内提升固废管理水平,对外展示固废管理成果,倡导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无废”思想深入人心。该厂发挥节能减排智慧,把绿色刻进高质量低碳发展基因,实施新能源建设、污泥掺烧、供汽供热,销售粉煤灰、灰渣石膏、压缩空气和热水等多元化循环再利用项目,成功获评马鞍山市首批“无废工厂”单位,赋能“无废城市”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