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温度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报 2024年05月20日 作者:李 英 版次:07

■ 李 英

跟好友微信聊天,想到最近经历的一些人、一些事,好友感慨颇多,她真诚地表示:“这些年你一点儿没变,一直是最初的样子。”我认真想想,这也许跟我20多年坚持新闻写作有关。好的新闻需要一颗纯洁的心和眼睛去发现。写作会让你保持平常心,尽量看淡人生的大起大落、患得患失,所以风平浪静,有自己的快乐。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厂里报纸办得红红火火,从厂领导、办公室主任到报纸各版面编辑都是写作大咖。他们对我们这些基层小通讯员非常热情、谦虚,有问必答,每次取得一点点小小进步,都会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鼓励和夸奖。有时,编辑们会带上我们去市里的日报社学习校对、参加笔会等,还定期组织我们学习摄影、录像,提升专业技能……一点点培养我们逐步走上新闻写作的道路。

不知不觉间,一年又一年,除了报纸,雨后春笋般又增加了公司网页新闻、微信推文、公众号等各种新媒体。我们这批老通讯员也逐渐退休,我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是同事们的支持理解。有人问我:“最近怎么稿子写得少了?我可是你的粉丝呀!”这让我十分开心,连忙笑着解释原因,那一刻体会到,有人支持你懂你,感觉真的不一样。

因为工作需要调走的一位老大哥,在聚会时嘱咐我要坚持写下去,因为他每天打开公司网页时,总会情不自禁地看我写的新闻稿。看着他眼里隐隐的泪花,就知道他是在通过稿子了解原单位的情况,他的不舍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表达。所以,新闻稿里装满了职工柔软的真情。

领导的指导鼓励、员工同事的配合认可、自己的喜欢热爱,让我把写写拍拍坚持了下来。其实,基层宣传工作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互动”。互动越多,关系越融洽,得到的灵感和收获也更多,这也是我多年都能产出优秀作品的关键。

新媒体的快捷普及,让同事们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同学、老朋友也能看到他们工作的照片,一段文字一张照片,瞬间打开他们的记忆之门。每次听到这类的故事,都更加坚定了我用手里的笔和相机为大家服务的信心。小小的相机、小小的笔,是我在工作之外为大家做好宣传、做好服务的绝佳工具。聚焦的每一刻、写下的每一段字,都是一个足以感动身边人的故事,值得我们珍藏留念。

(作者单位:国能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热工分场)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