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 敬畏生命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报 2024年05月22日 作者:石 岩 版次:07

■ 石 岩

翻开这本书的那一刻,我被带入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那里有一群人,他们以放养驯鹿为生、以森林为家。他们是鄂温克人,一个游猎民族最后的后裔。

作者通过一个鄂温克酋长妻子的视角,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娓娓道来她的民族、生活和故事。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在面对生老病死时,他们坦然接受,尊重自然规律,用最原始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在作者的叙述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深处,感受着那里的风土人情,体会着那里的生老病死。

书中的语言充满了诗意,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曲悠长的牧歌,讲述着鄂温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他们的生活简朴而真实,他们的信仰坚定而纯粹。在他们的世界里,生与死不再是对立的两端,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自然过程。

在书中,妮浩萨满的形象让人难以忘怀。书中描述了妮浩萨满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挣扎和痛苦。她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生与死之间作出艰难决定。她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苦难的同情,这使得她无法对求助者置之不理。然而,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她将牺牲孩子的生命。这种情节让我感到震撼和心痛,也让我心疼这位伟大的女性,她的坚强和无私,都深深地触动了我。

这些情节让我思考了许多,在鄂温克人的文化中,生命被视为一种循环,生与死是自然的一部分。妮浩萨满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渺小,也让我看到了人类在面对苦难时的坚忍和牺牲精神。她的故事让我深刻地理解到,生命是宝贵的,但有时候为了更大的爱和责任,我们必须作出艰难的选择。

“我守着的这团火,跟我一样老了。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来没有让它熄灭过。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在鄂温克人的文化中,火是生命的象征。这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它不仅是对火的守护,更是对生命和信仰的坚守。一次森林大火中,妮浩萨满在雨中唱起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支神歌。这团火不仅是她跳动的心,也是她对民族和文化的传承,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

书中尽管描述了死亡,但同时也讲述了很多新生,每一个生命的离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重生,死亡在这里不是终点,只是结束了一个美丽的段落。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也让我更加充满力量,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作者单位:湖南永州发电有限公司)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