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报 2024年05月29日 版次:08

世界范围内有三个玉石制作工艺比较发达的国家,分别是墨西哥、新西兰、中国。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只有中国把玉从工具发展到礼器,进而发展出玉文化,成为我们中国人精神生活层面的核心文化之一。

目前的考古发掘显示,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一个叫兴隆洼的地方。在距今约8000年的兴隆洼遗址出土了两件玉玦,附在墓主人的耳朵上。这是最早的玉器,所用的玉是辽宁岫岩的河磨玉。

中国的玉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一开始,玉文化在北方的西辽河流域孕育。后来,在黑龙江的小南山遗址发现了当时的人们系统用玉的证据。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至红山文化时期达到了高峰。在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玉文化非常发达,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理念、一种价值认同,成为华夏文明发生、发展、交流、互动的内驱力,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在这种内驱力的驱动下,出现了我国玉文化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浪潮,那就是北玉南传。所谓北玉南传,就是以北方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为主体的玉文化与长江以南的凌家滩文化、大溪文化之间有一个长期的深入的交流互动。

《山海经》记载了100多座玉山,其中大部分产玉的山都分布在我国西部。甘肃武山的鸳鸯玉是用来制造夜光杯的,但是距今约6500年的时候,鸳鸯玉主要是用来制造玉钺等象征权力的礼器。武山就在渭河边上,运输比较方便,而且它的鸳鸯玉储量很大。

我国玉文化发展历史上的第二个浪潮就是西玉东输。因为中原缺少玉矿,西部的玉料便源源不断地向东传输。截至目前,我们发现,出土鸳鸯玉礼器的遗址,包括甘肃天水的大地湾遗址四期、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遗址二期、陕西西安的杨官寨遗址,还有河南灵宝市也出土了非常精美的用鸳鸯玉制造的玉笄、玉钺等。

齐家文化是以甘肃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它接过了龙山文化的接力棒,并融合了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文化的成分。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精美玉器,可以说,它是商周玉器的重要起源之一。

科学检测分析显示,山西下靳遗址出土的距今4300年的高级别玉礼器,用的玉料正是甘肃敦煌旱峡的玉料,这把敦煌产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很多年。一系列证据表明,甘肃地区的透闪石玉料很早就进入甘肃以东及周边区域,玉的运输路线和丝绸之路一样,有着一站接一站的运输过程,但它比丝绸之路有着更加久远的历史。玉石之路不仅连接着华夏文明,而且它还连接着亚欧大陆,可能与青铜文化的传播是同一条道路。因此,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非常紧密。

玉石不仅坚硬,还具有很强的柔韧性。所以,刚柔并济、有礼有节,既是玉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最根本的价值。

在汉字中,凡是有斜玉旁的字都有着美好的寓意,这样的汉字在《说文解字》里有124个。还有很多和玉有关的成语也都是象征着美好、吉祥,如玉树临风、玉成其事等。

可以说,玉是中国文化最有特色的一个符号。它铸造了中国人的人格,铸造了中国国民的素质,塑造了中国这个礼仪之邦,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研究玉文化,就是希望把中国的玉文化传之永久,并且发扬光大。

(来源:《解放日报》)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