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红 韩丽玲
黑黢黢的煤炭除了燃烧,还能做什么 ?
变身汽油、柴油为汽车驱动提供燃料,变身化纤材料制作衣服,变身蜡烛点亮黑暗,变身塑料餐具盛放美食……在宁夏煤业公司,作为“化工之母”的煤,经过煤制油化工魔法般的“七十二变”后,可裂变成居之所载、食之所储、医之所护、农之所养、衣之所着的上百种日常生活用品。
为什么要“煤制油”?
贫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液化技术,对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降低对外依存度、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
同时,煤间接液化技术路线有利于将原料煤中的硫、氮、氯、铅、汞等有害元素富集回收,合成出超洁净燃料,是实现煤炭清洁转化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煤炭如何“变身” ?
煤间接液化是一个涉及多道工序的复杂系统工程,此前,全球最大规模的煤制油项目也就是100万吨/年的水平,而宁夏煤业公司宁煤的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规模高达400万吨/年。项目由1000余个子系统组成的12套空分、28台气化和8台费托合成等156个系统所构成的复杂系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化工项目。乌黑发亮的煤,要经过1200多道复杂工序,通过气化制成合成气,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合成气转化成烃类燃料、醇类燃料和化学品。
这个过程中,宁夏煤业公司联合国内2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在大型气化和费托合成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及特种材料制造、工程放大及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取得一大批创新成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掌握百万吨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的国家。
未来还变什么 ?
依托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宁夏煤业公司已形成“5大类、21种”精细化工产品集群,实现了从单一的油品和聚烯烃产品向“油-化-新材料”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变,并且已建成煤基甲醇、煤基聚甲醛等9个大型煤制油化工项目,年转化煤炭3400万吨。销售网络覆盖西北、华北、华东、西南、华南五大区域,出口东南亚、南美、非洲、中亚等国家。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宁夏煤业公司正加快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聚焦特种油蜡、核心催化剂、α烯烃以及精细化学品等特色领域,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成果创新转化,加大力度布局特种油品、高附加值化工品和高分子材料等,加快推进EVA(乙烯—醋酸乙烯树脂)、GTL基础油(天然气合成油)、费托尾气制LNG(液化天然气)等项目建设,开发煤间接液化二代技术,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
“变身”产品有哪些 ?
一天紧张的工作结束后,回家路上加满一箱具有超低硫、低芳烃、高十六烷值等优势的煤制油油品,你一定会为自己在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排放作出的贡献而自豪。回到家后,打开厨灶燃具,用发热量高、无气味、安全无毒的粗液体蜡2号做一顿美味晚餐,盛到精美质优的保鲜盒中,在香薰蜡烛迷人的香气和柔和的光照下享受美食,一天的疲惫感烟消云散……
从车用汽油柴油到密封件和内饰件,从厨房燃料油到食品包装、饭盒果盘,从家电外壳到洗涤产品包装,从医药箱到输液管,从文件袋到笔芯……由煤裂变衍生出的燃油、天然气、甲醇、聚烯烃,以及以此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塑料、纺织品等物品,已进入千家万户,完全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