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永强
一块煤能干什么?燃烧、取暖,这是最基本的价值。作为“化工原料之母”,一块煤经过化工工艺路径后,能够转化为成百上千种产品。
5月22日,笔者走进新疆化工聚烯烃包装车间,机器轰鸣,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将无数白色米粒状的聚丙烯新牌号产品“打包”成袋,等待检查出库,准备运往全国各地,用于生产笔芯、笔杆、文具盒、透明整理箱等小型家居制品。
聚丙烯的生产原料是煤炭。一块煤实现从“燃料”到“原料”,再到“材料”的转变,煤炭的价值被不断“吃干榨净”。
“今天转产的M800E是一种乙丙无规共聚聚丙烯产品,是首次试生产,具有高刚性、高抗冲、高光泽和较好的透明性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透明注塑件。”新疆化工公司质量技术部副经理韩李旺说。
把煤变为化工原料,技术是关键。“我们的煤化工项目以煤为原料,经过煤气化装置产出甲醇,然后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SHMTO技术产出含乙烯、丙烯气体的产品气,再经烯烃分离装置产出合格聚合级乙烯和丙烯,最终经聚乙烯、聚丙烯装置产出聚烯烃树脂。”新疆化工质量技术部一级师刘义介绍说,聚丙烯产品主要用于制作编织袋、汽车元件、儿童玩具、日常家庭用品、尿不湿、一次性手术服、一次性餐盒、餐具、奶茶杯等;聚乙烯产品主要用于制作农膜、地膜、冷冻膜、重包装膜、收缩膜制品等,用途非常广泛。
近年来,新疆化工坚持“从望远镜里发现市场”,充分利用新疆煤炭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不断推动能源资源高效开发、深度转化,重点开发高端化、精细化产品,用“黑色”煤炭演绎“绿色”生活,以煤炭为原料先后成功开发出薄壁注塑料、透明料、高抗冲系列产品以及多种膜料、电缆料产品,让每一块煤充分“燃烧”。
为什么要费尽周折将煤炭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仅以聚丙烯为例,4吨原料煤可生产1吨聚丙烯,附加值增加了10倍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进入“十四五”,我国煤制油化工产业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限塑令”“禁塑令”陆续出台。下一步,新疆化工规划建设年产30万吨聚乙醇酸(PGA)项目,将煤炭转化为生物可降解塑料,促进煤制烯烃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